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专 题 列 表
zz期刊原文
a1综合资讯
a2菩提文库
a3讲座会议
a4大德专辑
b1硕博文库
b2著作学者
b3研究综论
b4佛教历史
c1茶道禅道
c2禅学研究
c2中国禅学
c3菩萨信仰
c4佛教诸宗
d1佛教艺术
d2佛教文学
d3思想哲学
d4言生说禅
e1藏传佛教
e2敦煌佛教
e3英文佛教
e4多元宗教
w1古典诗词
w2热点推荐
热 点 回 放
用这15个美好的名
[
132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
[
103
]
芒种:心是一亩田
[
152
]
沟通,是解决问题
[
10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
[
113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
[
149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
[
138
]
这是禅师,为你洒
[
111
]
清茶饮语
[
127
]
《心经》与宋代文
[
127
]
琴与禅的“无言”
[
132
]
对松悟禅
[
148
]
网 站 调 查
您对本网新版持何看法?欢迎参与投票!
进步很大
需要改进
没有变化
变得更差
最新的200篇文章
1.
生活乏力?烦烦烦?你可以这么做……
[秘禅法师][2023年6月9日][27]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压力变大,生活味苦,当焦虑和无助侵蚀你的神经,当疲惫和苦痛浸染你的身体,如何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佛教教义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缘起”,由缘起而引发我们对现象界的一个正确认知,即“无常”。 ……
2.
恒观菩萨,万物皆可言修行
[秘禅法师][2023年6月9日][46]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自古以来,修行一词就被冠上五花八门的定义。有人说诵经持咒是修行,有人说拜佛念佛是修行;有人说打坐参禅是修行;有人说讲经布道是修行;还有人说心善足矣,何劳去修。如此界定修行都是偏事偏理的表现,只会使修行的道路越走越狭隘。 那什么是修……
3.
从历史视域中管窥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以早期汉藏佛教交流为中心
[尕藏加][2023年6月9日][29]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一、引言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对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对内加强和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仅以后者为例,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灿烂智慧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
4.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辅
[佚名][2023年6月9日][33]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晋荆州上明竺僧辅 竺僧辅,邺都人,少持戒行,坚贞刻苦,学问贯通诸论,兼善经法,其道化声振伊、洛地区。逢西晋饥荒灾乱,僧辅与释道安等隐居于濩泽,研究精义,洞尽幽微。后来住在荆州上明寺,礼拜忏悔诚志精勤,誓愿往生兜率陀天,瞻……
5.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祝您夏安!
[佚名][2023年6月9日][132]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在优美的中文世界里,从春夏到秋冬,从节气到颜色;从时辰到地名,从年龄到月份,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听听就美到极致。那你知道,关于夏天,它还有多少你所不知道的名字吗? 夏日  ……
6.
你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
[佚名][2023年6月8日][46]
2023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01 神奇的“安慰剂效应”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西方心理学研究,叫做“安慰剂效应”。比如一个人得了某种疾病,但当下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
7.
你只管认真用功,到了时候,水到渠成,自自然然就会成功!
[本焕老和尚][2023年6月8日][42]
2023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行”是最重要的。 大家想一想,行有世间的行,也有出世间的行,有好的行,也有坏的行,我们从凡夫到圣人也是行,我们从圣人到成佛,还……
8.
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
[佚名][2023年6月8日][42]
2023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真正治病,必须由心入手才能根本痊愈。 生病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医生。但是,医生真的能治得好我们的疾病吗?事实证明还有很多疾病是医学解决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医生已经治不了,……
9.
做人,要像一杯水
[佚名][2023年6月8日][37]
2023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做人,不必烈如骄阳,不必高耸入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明月悬空,终将凋零。 做人要像一杯水:灵动、包容、清澈。 水,简单的一个字,却隐藏着人生的智慧。  ……
10.
你的静气,就是你一生的福气
[佚名][2023年6月8日][44]
2023年6月8日 佛学研究网 《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 一个人的心经常保持清净,就能洞察自然万物,透视人间百态。 物欲横流中,很多人终日烦躁忙碌,搞得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
11.
喜欢可迎千难万险,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谭旭颖][2023年6月7日][46]
2023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看过四季风景,历经冷暖人生,不知不觉中,红尘陌上我们又走过了一程。 追逐的远方是否已经抵达? 许下的愿望是否将要实现? 从前的陪伴是否仍在身边? 曾经的热爱是否还在心间? 在这变……
12.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
[罗建平][2023年6月7日][103]
2023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汉字当中不仅仅有着神话智慧、哲学智慧,也有宗教智慧,下面就和大家讲一些和佛教心理学有关系的汉字。 首先,“明”这个字,我们现在用的是日月为明,甲骨文里也有日月为明,但是比较多的是窗子加月亮,即日这个字,它的古字形是一个窗子,加上月,这叫明。窗子加上月,实际上是月光照进窗子,照亮……
13.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僧光
[佚名][2023年6月7日][72]
2023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译文·晋飞龙山释僧光 释僧光,是冀州人。常山渊公的弟子。本性纯素,有贞洁的操守。僧光还是沙弥的时候,与高僧道安在旅途相遇,道安当时也还没有受具足戒。两人交流对佛经的理解,互相倾慕,神气慷慨。临别时,两人互相说:“将来若在佛门中成长为大人,不要忘记一同游学。”僧光受戒后,修行……
14.
到灵隐寺去,到最高处华严殿去
[佚名][2023年6月7日][76]
2023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炎热的夏天,常常让人觉得心浮气躁,如果有一处清凉幽静的场所,能够让自己在这里放下平日的疲累和烦恼,听自然的风吹过片片竹林,看松鼠鸽子们自由地奔走,让自己的内心随之也变得平静和轻盈,该是一件多么令人身心舒畅的事。 很多人来到灵隐寺,或单身一人,或三五好友,在这座千年古刹里,寻找一……
15.
西游记里的“如来佛”和佛教里的如来一样吗?
[佚名][2023年6月7日][61]
2023年6月7日 佛学研究网 《西游记》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童年记忆之一,那么大家一定也会对剧中的“如来佛”印象颇深。其法力高深莫测,丈六真身居于灵山天外西方极乐佛界,统领众多弟子,以无量佛法传教万佛,曾降伏过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曾帮助唐僧师徒四人收伏妖法高强的六耳猕猴和金翅大鹏雕等妖魔鬼怪,最终将取经成……
16.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愿您不再迷失于日复一日的烦恼中
[佚名][2023年6月6日][152]
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应收,谷黍类的作物当“种”。 愿你不迷失于日复一日的烦恼、欲望中,在未来能够忙中有受用,所种皆有所得! 芒种·由来 ……
17.
当你不再证明自己时,美就绽放了
[佚名][2023年6月6日][90]
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你想要证明什么? 没有一棵树需要证明它是树。 也许你想证明你的脑袋比别人更聪明,或是证明你比别人更能干,这或许既是许许多多的人命运的悲哀。  ……
18.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
[佚名][2023年6月6日][104]
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意思是说,我们对于自己应该严格,而对于他人应该保持宽容、温和的态度。 沟通,是语言的艺术,而会沟通,是心灵的较量,总是得罪人的人,无非就是目中无……
19.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看!
[佚名][2023年6月6日][113]
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 累了、厌了、倦了的时候,不必苦苦硬撑,学会抚平内心的褶皱,治愈生活的伤口。 哪怕岁月有万般艰难,熬过之后,定会看见更美的风景……
20.
懂得换位,人生就顺了
[佚名][2023年6月6日][83]
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看过一段啼笑皆非的段子: 当别人摸鱼:我天天累死累活给公司赚钱,就为养你们这群废物!自己摸鱼:我这才叫活明白了。 当别人听不懂:你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当自己听不懂:你是不是表达能力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
1
/10
页
20
篇文章/页 转到: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站内文章搜索: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关键字
文章出处
编辑姓名
所有栏目
A1综合资讯
A2菩提文库
A3讲座会议
A4大德专辑
B1硕博文库
B2著作学者
B3研究综论
B4佛教历史
C1茶道禅道
C2禅宗禅学
C3菩萨信仰
C4佛教诸宗
D1佛教艺术
D2佛教文学
D3思想哲学
D4言生说禅
E1藏传佛教
E2敦煌佛教
E3英文佛教
E4多元宗教
W1文学频道
W2热点推荐
ZZ期刊原文
VV佛教资讯
WW佛教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
wuys
Powered by:
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