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辉行迹(第1—7期)总目】
慈辉资助水利工程 山区百姓得雨露甘泉
──慈辉基金会在湖南常德资助贫困山区水利工程在
今年的特大旱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湖南常德市宗教局
2006年六月中旬开始,我们湖南省常德市的汉寿、桃源、澧县就一直干旱少雨,到八月下旬,这些地方已连续干旱了六十五天,许多地方连人畜饮水都成困难,个别地方的农户,甚至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肩挑手提饮用水,旱情可说十分严峻。尽管当地政府和山区受旱地区村民十分努力,但由于缺乏过硬的手段与措施,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水利基础设施,其效果显然很差。所幸,近年受慈辉佛教基金资助的三县五乡七个村的七处水利工程,则在这次特大旱灾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据常德市宗教局的调查,2005-2006年建设完工启用的七处解决旱涝灾害的水利设施,在这次灾害中共减少受旱面积近万亩,储备抗旱用水37万多立方。如汉寿县东岳庙乡万查水库是一座蓄水容量15万立方的病险水库,水库因排涵水管破裂而长期废置,2005年下半年通过慈辉佛教基金会资助六万元人民币,进行了除险扩容、整修,新的「万查水库」,今年新增加了抗旱用水72万立方,解决了两个村七个村民小组1,130亩农田的干旱问题,和近300户村民人畜饮水问题。当地村民们感慨地说:「搭帮(那帮)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的菩萨,给我们送来了救命水,否则我们这个地方,将和那些受旱地方一样遭受严重的旱灾,使我们又陷于贫困。」
又如桃源县枫树乡的江家堉干渠,是一条废弃多年的干渠,2005年下半年通过慈辉佛教基金会资助8.5万元人民币,进行了渠道三面光硬化建设,拉通了上游黄石水库的水,流到属于远程尾水的回维、老井等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偏远山区,在今年遭受的特大旱灾中,江家堉水渠发挥了极大的抗旱作用,使得多年来未通水的下游两个乡七个村1.3万亩的农田,和近7,000人的饮用水,得到了旱涝保收和饮水安全。当地回族、维吾尔族的村民们特别感动,纷纷委托基层干部向常德市宗教局反映,要感谢慈辉佛教基金会的杨洪会长,为他们带来了致富水、保命水。
还有,如澧县太青乡丰年村饮用水工程,今年上半年,通过慈辉资助九万元人民币,帮助丰年村新建饮水工程,他们抓紧建设,日夜苦干,抢在大旱紧要关头,拉通了近四公里的饮水管道,因陋就简,先给村民和牲畜接通了饮用水。村民们说:「如果不是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及时地给老百姓送来雨露甘泉,我们这些处大山深沟的偏远小山村,不知道要遭受多大的苦难,不仅上万的牲畜生命难保,连我们人,可能都要牺牲!感谢“慈辉”帮助我们!感谢“慈辉”帮我们送来了生命之水、雨露甘泉。”
从2005年开始,慈辉佛教基金会先后在常德的汉寿、桃源、澧县等县的九个乡镇,展开了扶贫助学、水利工程,投入慈善资金146万元,资助湖南文理学院30万元,帮助100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由此,慈辉佛教基金会在常德各地捐献的慈善资金达176万元。
湖南省常德市宗教局
2006年8月18日(《慈辉行迹》第7期,湖南常德市宗教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