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5]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9]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阿赖耶识与人的镜像存在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7584   时间:2008-6-21   录入:mengshua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者,忍也[1317]

  •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1695]

  • 简单的人,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1861]

  •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1827]

  • 佛教论人与自然[6452]

  • 论阿赖耶识的执受功能[2876]

  •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似曾相识”?[5643]

  • 如何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3628]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3367]

  • 怎样面对人和境界的考验 [星云大师][2705]

  • 人的内心要和谐 [净慧长老][2900]

  • 茶醒了,人知否?[3523]

  • 佛是觉悟的人 人是未醒的佛 [净慧长老][2799]

  • 人过而立始知秋 [丰子恺][2548]

  • 佛是过来人 人是未来佛 [释清][3708]

  •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3217]

  • 坛城:人与世界和谐的心理原型 [鲁珊][3974]

  • 人之四心 [星云大师][3142]

  • 世间最可怕的人,是无明的人[4657]

  • 论阿赖耶识建立中的两种意趣——以《解深密经》与《摄大乘论》之阿赖耶识安立为中心[509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