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中国石窟中的文殊问疾画面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第五所刻,中国石窟最早在甘肃炳灵寺石窟169窟西秦建宏元年420年雕刻,此后,云冈石窟多有雕刻,龙门石窟雕刻的最多,其中宾阳中洞前壁面的一幅最大最精美。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前壁由下而上排列着皇帝、皇后礼佛图;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须大拿太子本生故事;文殊师利与维摩诘对坐,六幅精美的浮雕,系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者盗凿,文殊师利与维摩诘的下落再也无人知道。
据《维摩诘所说经》记载,释迦说法行化来至毗耶离城,维摩称病不见,佛陀遣众弟子,由专司智慧的大菩萨文殊师利率领,前往问疾。“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欲亲眼目睹文殊菩萨与维摩居士的精彩问答,“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床,以疾而卧”双方就此展开了—场惊心动魄的论辩,其间反复探究佛法,义理深奥。佛教艺术中表现这—情节的画像称作维摩变。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洞窟表现这一题材十分盛行,多雕刻在佛龛楣拱两侧的角隅,或在洞窟前壁、主尊身光两侧。龙门石窟维摩变雕刻之多,当居全国各大石窟之首,周边的偃师水泉石窟、吉利万佛山石窟等都不例外。(信息来源:中国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