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5]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楼宇烈教授在法门寺佛学院作国学讲座
     
    [ 作者: 佚名   来自:法门寺   已阅:8541   时间:2008-7-29   录入:yangsihan

     

    2008年7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7月21日,第三届法门之光福慧营活动刚刚落下帷幕,但今天上午法堂又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难道那里又有什么精彩的节目?原来,上午十点半,在佛学院教务长贤空法师的引领下,很荣幸请到了楼宇烈教授为佛学院全体学僧作佛学讲座。

        楼教授是著名佛学、国学研究专家。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宗教研究所所长。他1955年考入北大的哲学系,师从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他以国学不同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在国学的真谛中感悟人生,思考人生,构建人生。

        讲座中,他谈到,佛教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活跃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足鼎立支撑着的,这三者和睦相处共同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又是你,我又是我。在发展的潮流中,各自又保持着原有的特色。而佛教的立足是最坚实的,既有载体,又最具实力。因佛教的包容性,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的确,传统的说法,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 所以,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得依靠佛教。出家人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还要传承和发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前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在20多年前就呼吁:佛教的任务首要是人才培养,第二是人才培养,第三还是人才培养。

        佛教事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是多方面的,既要能讲经说法,又懂得管理。佛学院在这方面担当着重任。践行大乘佛法的佛子不能离开社会独善其身,应该悲智双运,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投身社会,净化人心,净化社会。

        然后,楼教授又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净静敬”三字禅与佛教的自身建设、道风建设和佛教对社会贡献的密切关系。若能围绕这三字落实到我们实际的身心中,定会有相当的收效。

        楼教授以一幅妙对"净静敬入佛境,缘圆元得法源"来引导在场的所有听众。此联意妙音谐,契理契机,真是天成绝对。他简析到,若能做到三境,自然会渐入佛之境界。若能众缘和合、圆融无碍、归元不二,那就得入法源。

        他首先为我们解释“净”字,净者,清净也。“自性清净”、“本心清净”,这是禅宗修行法门和解脱理论的核心理念。“自性清净”也是大乘佛教修行法门和解脱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楼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

        他还引用神秀禅师的呈心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也引用慧能大师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说神秀是执“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提倡起心修禅,拂尘看净,以“清净”心为可得;而慧能大师则以起心修禅为妄念,认为本无尘埃,诸法性空,即使“本净”心体,亦了不可得。

        其次,分析“静”字,乃涅槃寂静之意。涅槃是音译,寂静是义译。此涅槃寂静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同时楼教授又很流利地诠释几种涅槃的含义。

        最后,谈“敬”字,敬即恭敬,恭敬佛法僧,礼敬三宝。出家人要奉行六和敬。这是佛教实践上的核心理念。一个世俗之人一旦进入寺院山门,眼前所见的是院落干净,环境安静,自然容易激发起对三宝的恭敬心。同时,僧团奉行六合敬能影响信众,进而影响广大群众。

        楼教授殷切地期望佛弟子,尤其是出家僧众能在透彻领悟教义的同时,又把这三个境落到实处,在行动中形成习惯。以出家人的人格、僧格去影响别人,从而提升和改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佛教对社会的一大贡献。

        楼教授还很谦虚地说,我们是同行,我是世俗的教师,你们是人天师,我说的话与师父们说的话,影响是大不相同的。言教不如身教,应以身作则。楼教授为人谦逊实在,他对佛学的深厚造诣,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最后,为纪念这个意义深刻的讲座,包括福慧营活动的义工菩萨、佛学院的全体师生在内的所有人,集体在法堂前合影留念。(信息来源:法门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楼宇烈: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没文化了……[1261]

  • 坛经讲座·序言[1695]

  • 楼宇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2747]

  • 何谓“中国的品格”?楼宇烈教授有话说[2432]

  • 纵观历史长河,为何中国文人一面尊儒,一面讲佛[2367]

  • 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3446]

  • 法门地宫宝藏:大唐礼佛盛况的再现[6713]

  • 吴言生教授“《唐诗三百首》导读”讲座圆满举办[6271]

  • 法门寺地宫:盛唐之光,佛国之秘[3683]

  • 佛陀舍利何以保存千年?法门寺的前世今生[3957]

  • 陕西法门寺水陆法会第七天:圆满香、圆满供、圆满送圣[4477]

  • 止观明静 淡定人生:法门寺首届“止观禅修营”圆满结束[5997]

  • 国家特一级文物法门寺佛指舍利安保密码揭秘[3940]

  • 谈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3999]

  • 则竹秀南长老中国佛学院作《临济禅师的禅法特色》讲座[3721]

  • 昂山素季圆梦古城西安 瞻仰法门寺佛指舍利[4237]

  •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一行参访陕西法门寺[4840]

  • 盛世玄奘大型图片展在陕西法门寺开幕[4540]

  • 法门寺之佛:用生命和赤诚传承中华民族根脉[4241]

  • 国学与佛学和道学的关系[615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