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8]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4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西藏现存5万多叶(页)贝叶经,已完成编目工作
     
    [ 作者: 边巴次仁、朱庆翔   来自:新华网   已阅:4507   时间:2011-8-25   录入:wangwencui


    2011年8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西藏自2006年启动贝叶经保护工作以来,通过普查和编目发现全区现存珍贵贝叶经5万多叶(页)。目前,西藏已经完成了珍藏贝叶经的编目工作。

        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次旺俊美在正在举行的西藏文化发展论坛上说,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包括部分纸质贝叶经式梵文、藏文写本)千余函(种),共5万多叶(页),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

        目前,西藏已编撰完成《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总目录》一套、《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共61分册)内部资料一套、《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简目》一册、《关于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方案与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贝叶经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写本保护工作》等8项阶段性成果。

        梵文贝叶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写在“贝多罗”树叶(即贝叶)上的梵文经典,经文涉及佛教经典、古印度文学、法典等内容。西藏现存的梵文贝叶经保留完整,是世界上梵文贝叶经保存最多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2006年,西藏在拉萨召开了“全区贝叶经保护工作会议”,启动了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加强保护、编出目录”的两项阶段性工作目标。

        次旺俊美说,经过5年3个月的时间,通过前期协调准备、全面普查登录、复查验收与整理编目和影印原件、新编目录和影印原件定本编辑成册、全面实施保护措施等工作,贝叶经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本次编目工作综合了西藏传统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的分类法与现存西藏梵文贝叶经写本,共分为22大类;其主要内容涉及佛教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诗学、词藻学、文学,也包括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小五名”。

        资料显示,在西藏启动贝叶经保护工作以前,由于保护手段落后、专业研究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通晓梵文的权威专家、自主研究能力弱等,西藏贝叶经保护、研究工作滞后。

        次旺俊美说,为“摸清家底”,西藏贝叶经保护工作人员对西藏现存的贝叶经写本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查登录工作;为确保贝叶经的安全,坚持“保持现状、登门验收、就地影印”的原则,吸收各收藏单位专人参与整理、配合协助影印,确保安全。

        在编目过程中,不管其写本完整、残缺程度如何,甚至连一片贝叶或残片都一一进行了整理编目与建档,并将影印原件收录于《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尽可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古文献永久地保存下来。

        次旺俊美说,根据现存贝叶经所附带的零星记录、写本内容的特点,以及整个梵藏译经活动的大背景等综合考定或推测,初步确认目前西藏现存贝叶经绝大部分为8世纪至14世纪的梵文写本,较早的可推到7世纪以前,最晚的则为17世纪左右。(信息来源:新华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基于定位与关联模式的分析[836]

  • 贝叶经制作技艺:树叶上的文明与传承[2706]

  • 隐于山谷,悬于峭壁,藏于云间:十座西藏最寂静的寺院[7172]

  • 风马、经幡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3984]

  • 佛教史第十四课:西藏佛教史[4153]

  • 西藏本教中的孔子形象[4249]

  • 西藏贝叶经修复师的梵文“研学路”[3119]

  • 西藏发现神秘观音碑 成功改写佛教东传历史[3426]

  • 西藏当代艺术中的佛法精神 [张俊彦][4363]

  • 西藏百年老寺迎来跳神佛事活动[5512]

  • 西藏少年活佛的“修行路”[3190]

  • 西藏迎来“佛月”信众朝佛转经为众生祈福 [赵玉芹][3588]

  • 贝叶经:一叶饱含千年史 [米广弘][3562]

  • 西藏唐卡:在传承中更新[3877]

  • 西藏唐卡 灼灼其华[3867]

  • 西藏唐卡最高学府筹划开课传授千年壁画技艺[3561]

  •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举行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桑吉扎西][4121]

  • 西藏本教:神秘的修行人 [高晓涛 易水][8274]

  • 哲蚌寺壁画:西藏壁画修复的成功范例 [王征][3338]

  • 多国学者“触摸”藏传佛教:西藏文化令人向往[328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