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总目录】
佛学研究网陕西讯 10月26日,“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六讲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渊楼一层多媒体教室圆满举办。 哲理中国画画家、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家春担纲主讲。论坛的题目是《哲理中国画:艺术与人生》。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吴言生教授主持了讲座。西安晚报编辑李梅女士,《问道》杂志社社长张剑锋先生,校新闻中心李卫东主任,以及一百多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家春部长主讲:《哲理中国画:艺术与人生》
王部长的讲座分为三部分:
第一,艺术使人生走向辉煌。 首先,王部长解释了艺术的定义。1,艺术是用形象的东西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这些艺术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塑造我们的形象。2,艺术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美的创造活动。这些美具有多样性。如壮美,秀美,喜剧美,拙美等。王部长以蒙克的《呐喊》为例,表现压抑情绪的释放,具有震撼心灵的美 。3,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一种行为,如:领导艺术,谈话艺术,交友艺术等。4,艺术是自然的形状独特美观的,赋予了人的审美情趣的客观具象,如奇石艺术等。

讲场现场氛围热烈
第二,艺术与我们的关系。1.艺术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富于艺术性,它们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体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富有艺术性。
2.人生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如何活出精彩,活得艺术,绚丽多姿,是需要一生用心经营的。艺术同时影响我们的人生。

听众充满了喜悦
第三,如何用艺术提升人生。1.增强艺术意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树立艺术与我们关系的认识,认识到艺术与我们息息相关,如,生活的艺术,幸福的艺术,学习的艺术,自信的艺术,微笑的艺术等。2.要学习相关的艺术技能,音乐,绘画舞蹈,设计等。3.活学活用艺术特征,充分了解艺术特性,并用这种特性指导我们的人生,提升人生的每个层面,生活中言行举止都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靠近艺术的最高境界。

会心一笑
最后,王部长又讲到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艺术是源自内心的感动,是心灵的内在的直接的表现,人生也如此,饥餐困眠,就是最平凡伟大的艺术。
艺术是善于创新的,创新是艺术永葆活力的源泉,成功的人生也必然是一个善于创新的人生。
艺术的审美是多样的,是善于包容的,人生的包容是百花齐放的基础,善于包容的人生,才是博大宽广的人生。
艺术是浪漫和自信的,没有自信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自信的人生,也是暗淡的人生。

倾情演绎艺术人生
艺术是举重若轻的,往往若干个字,若干线条,甚至是小小的动作,都可以使艺术再现。人生若能放下,不再执迷,梦想着平淡,也就是懂得了人生的艺术。
艺术是安贫的,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艺术,最终的归宿是走向枯竭,所谓的艺术家只是匠人而已。人生安贫,要有坚定的目标,最终能够得道。孔子说,贫而无谄不如贫而乐道,也正是这个意思。
艺术是孤独的,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能耐得住寂寞,不为红尘诱惑所动。真正的艺术家是苦行僧,通过苦行,才可以修成正果。
艺术是真的,善的,美的,真正的艺术都具有真善美得性质,引导人积极向上。人生更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润物细无声
王部长最后总结道,生活处处皆艺术,艺术指导我们的人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留心学习各种艺术技能,更要培养艺术的意识,提升我们的艺术素养。使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更趋完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李卫东主任对王部长的讲座表示了由衷的赞叹和精彩的回应。李主任还充满感情地回溯了与王部长、吴教授多年来的君子情谊。

李卫东主任;西安晚报梅子女士
吴教授对王部长的演讲和卫东主任的回应给予了高度评价。吴教授讲到,王部长的这次讲座本身就是用生命的真情演绎了一场精采绝伦的艺术人生。讲座不仅充满慈悲和深情,而且具有相当的高度和水准。通过大量的艺术鉴赏资料,王部长对那种假艺术之名,行卑污之实的行径予以了鞭挞和抨击,同时让我们领略了真正艺术的博大、厚重、灵性和崇高。真正的艺术是放松的,不是放纵的;是圣洁的,不是卑污的:是升华的,不是堕落的;是崇高的,不是猥琐的。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应发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不但对于我们进行艺术鉴赏,而且对我们如何做人做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签名赠书
讲座结束后,王部长进行了签字赠书活动,场面火爆,讲座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白慧)

主持人吴言生教授;主讲人王家部长;嘉宾李卫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