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8]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6]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3]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20]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5]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5]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7]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2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二讲丁为祥讲座圆满举办
     
    [ 作者: 常凯华   来自:本站原创   已阅:12139   时间:2012-5-16   录入:foxueyanjiu


    2012年5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总目

        佛学研究网陕西讯:2012年5月15日,“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二讲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渊楼圆满举办。本次讲座由著名哲学家、儒学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丁为祥教授主讲。论坛的题目为《从三教融合到三边互动》。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吴言生教授主持并评议了本次讲座。一百多名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丁为祥教授讲座


      讲座伊始,丁为祥教授指出本次讲座是在站在儒学的角度对三教融合到三边互动思想的分析与品评,丁教授认为以儒学为中心中国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先秦子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礼乐崩坏的乱世中思考着人的本质问题,并把它作为儒学的核心。孔子认为人是礼的支撑者,一切的伦理道德都是从人文关系中展开的,人的超越性与现实性是不矛盾的,即需要通过确立人的本质来梳理人的各种关系,孔孟对人的本质与现实性的关怀是儒家立足于人,归本于人的根本体现。


    会场座无虚席


      第二阶段是汉唐大一统时期,此阶段儒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佛道思想的传入与兴起,让儒学“生化一气”的理论遇到了严峻挑战。理论素养上的天然缺陷让儒学一度被视为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与捍卫者,但实际上儒家根植于人的情怀并未改变,而是一直在构建着其超越的人性论与宇宙观并试图限制帝王的权威,是封建皇权的监督者而非捍卫者。

      第三阶段是宋代理学阶段。丁教授指出宋代理学是中国儒学思想的最高体现,是儒家最高的思想成就,诸多“出入佛老,归返六经。”的儒生在儒释道思想的相互融合与吸收之下,不但未改变信仰而是更坚定了儒家的立场,即着眼于人、民生,以至于终极关怀。张载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是其中的代表。在宋时历代帝王与土大夫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理学不仅不是封建专权的维护者,相反却是封建专权最强有力的控制者。


    精彩讲述


      最后,丁为祥教授指出宋代理学之后儒学便蜷缩在了皇权与专制的淫威之下,宋代帝王与土大夫共治天下的情景从此不见,甚至连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孟子》都被明太祖删去八十一章,清代儒生更是时时刻刻处在皇权与专制的监控之下,儒家在此时从皇权的制约者成为了皇权忠实的臣民,作为中国主体性精神代表的儒家失去了其超然的地位,随着清未民初一系列的社会动荡与思想交流,儒家甚至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崛起失败的替罪羊,成为了封建专制的代名词。

      在梳理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之后,丁为祥教授又阐述了他对现当代思想问题的看法,丁教授指出在儒学的主体性价值被贬至最低点的同时,西方思想适时地传入了,这让主体性思想已经缺失的中国改革先驱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思想与改革的先驱者们尝试着以西方的思想为中心,从各个角度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如从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明对话等等,但成效甚微。


    深情演绎


      丁教授指出这里有诸多原因,但主要原因在于思想主体性的缺失,思想主体性缺失的代价就是思想方向的迷茫,思想方向迷茫的后果就是发展方向感混乱而导致的种种方法论上的错误。这种思想上的迷茫一直持续到大陆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让学者们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分别源自英美与欧洲大陆的两大思想体系在变革中的中国派生了三大思想派系,即自由主义、新左派、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包括以唯科学万能的唯理主义、以社会达尔文论为核心的进化主义和立足于基督教思想的神爱主义,新左派与保守主义则各自树立着激进与保守的大旗。三种思想都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外两方,三方都处于一个僵持的状态。三方思想激烈的争论并没有对中国人思想主体性的建立有任何帮助,反而让这种思想混乱的局面更加难以控制。丁教授认为解决思想混乱问题的核心在于重新树立儒家思想主体性的地位,否则就如熊十力所言“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哲学与文化,就无法生存下去。”


    深度对话


      吴言生教授对丁为祥教授的讲演进行了评议。吴教授对丁教授以儒者的角度对于两千年来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的总结和现当代思想形势的看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丁教授的讲演,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体系缜密,思想深邃,有很强的感染力、穿透力、摄受力。丁教授对历史上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独具慧眼的总结,对儒学现实思潮鞭辟入里的剖析,都使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甘露润心。讲座现场气场强大,丁教授以一个儒者的热情、历史反思、现实关怀,口若悬河,宕荡起伏,抑扬顿挫,回肠荡气,是一场极为精彩、成功、圆满的精神大餐。


    吴言生教授评议


      吴教授还特地强调了同学们要牢记其中的两点:

      首先,为人的本质。儒家:“仁者,人也。”人的本质就是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佛教的慈悲、大慈大悲是胎息相通的。己饥己溺的仁者情怀,就是同体大悲的佛心大爱。


    部分丁粉与教授合影


      其次,精神的两翼。儒家思想吸收了佛学超越的智慧,站在超越追求和现实关怀的两个维度来论证儒学,展开超越追求和现实关怀两翼。这与大乘佛教所讲的“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如出一辙。在这个方面,儒佛两家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莫逆于心,相视两笑。大道归元,大道相通。


    主讲人丁为祥教授,评议人吴言生教授


      最后,吴教授还勉励同学们,要尝试打开心扉、找到仁爱之心、养成仁爱之心、践行仁爱之心,找到心灵的安身与立命之所,真正确立自己的思想主体性。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常凯华)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大结局)法宝法师讲座圆满举办[31254]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六十三讲比尔•波特讲座圆满举办[10422]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六十二讲田悦阳讲座圆满举办[11555]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六十一讲王治河讲座圆满举办[37892]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六十讲张岂之先生讲座圆满举办[11437]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九讲智宗法师讲座圆满举办[12250]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八讲庞进讲座圆满举办[10619]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七讲董群讲座圆满举办[19041]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六讲李芳民讲座圆满举办[12107]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五讲道坚法师讲座圆满举办[10768]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四讲宋志明讲座圆满举办[10852]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三讲邢东风讲座圆满举办[11216]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一讲尤西林讲座圆满举办[11948]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五十讲林安梧教授讲座圆满举办[11809]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九讲伽南讲座圆满举办[13487]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八讲李明极讲座圆满举办[12604]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七讲黄瑞成讲座圆满举办[13879]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六讲王家春讲座圆满举办[9992]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五讲陈永革讲座圆满举办[10096]

  • “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四十四讲张保胜讲座圆满举办[1125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