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00]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21]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9]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21]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3]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2]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云冈石窟全景博物馆上线,数字技术让文明“永存”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新闻网   已阅:4737   时间:2013-7-29   录入:wangwencui


    2013年7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百度百科云冈石窟全景博物馆正式上线(图片来源:资料图)

        2013年7月25日,百度百科云冈石窟全景博物馆正式上线(网址: baike.baidu.com/museum/yungang.html),通过全景拍摄后的数字化展现,不仅可让网民在千里之外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景观,更可借助领先的数字化技术来保护、传播、记录祖先的古老文化,这也是国内首家由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三维全景博物馆。

        众所周知,云冈石窟是先人智慧创造的奇迹,然而由于自然的侵袭、偶发的地质灾害和人为的破坏,其中的许多佛像已损坏的相当严重。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维护,但正如中国岩土文物领域权威专家、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克忠所说:“保护石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所有的保护措施只能减慢石窟的损坏程度,但终有一天,云冈石窟将不复当年的风采.为了记录这项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向网民普及历史文化,百度百科积极尝试与云冈石窟携手,建立云冈石窟三维全景博物馆,用互联网技术保存、展现文物原貌,用数字化手段抵挡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屠刀。

        网民只要登录云冈石窟全景博物馆官网,即可清晰欣赏到一尊尊壮丽恢弘、精美绝伦的佛像。参观者不仅可以随意选择观看的先后顺序,还可通过前后左右、放大缩小等自主控制,调整视角,全方位多角度的观赏历史遗迹。对于这种科技感十足的观赏方式,有网友赞叹:

        “今后不用顶着炎炎烈日跑到山西大同看石窟了,只要坐在电脑前,滑动鼠标,就能一饱眼福,还有高清大图和语音解说的视听体验,太震撼了!”而对于文物来说,再好的保护也只能延缓它们的‘衰老’,不能彻底阻止。百度百科用数字记录了历史珍迹,好似为文物写了一本富有画面感的史书,非常具有珍藏价值。

        其实,百度百科早在2012年初就开始与传统博物馆的强强联手,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博物馆,借助文字、图片、录音解说、二维和三维动画、视频影像、全景拍摄展示等富媒体技术,建立起了一个数字化、立体化的知识普及平台。在这里,网民可便捷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互联网带来的知识魅力。截止目前,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中国孔庙、湖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40多家国内知名藏馆,都已经加入到了百度百科的数字化博物馆阵营。

        对此,百度百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博物馆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让任何地方的人都可快速感受历史遗迹,也让文物抵御了时间的侵蚀,在数字空间中留下自己的‘芳华’。未来百度百科还将继续与更多传统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贡献一己之力。”

        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能将人类进步的壮观景象以及历史的沧桑巨变浓缩在一天内看完的,只能通过博物馆。有行业人士认为,百度百科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让数字化与传统融合,使网民可以更加便捷地仰望古老文明、了解悠久历史、感知灿烂文化。可以说,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有着不可估量的人文及社会价值。(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云冈石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与佛教中国化的艺术结晶[4123]

  • 云冈石窟:凉州石窟模式的承袭与超越[3675]

  • 国庆打卡!我国有9处与佛相关的“世界遗产”[3617]

  • 云冈石窟西立佛获重生[2524]

  • 云冈石窟舞蹈雕像溯源[3392]

  • 东方佛教艺术的旷世绝唱:云冈石窟[3818]

  • 云冈石窟影像档案保护与管理 [张海雁][6337]

  • 云冈石窟:凝固的信仰与传世的庄严[5538]

  • 云冈石窟:凝固的信仰与传世的庄严 [陈智慧][5498]

  • 大同云冈石窟核心景区扩大8倍,再现山堂水殿美景[4502]

  • 千年云冈石窟脱下“黑袈裟”披上“绿衣裳”[4798]

  • 日学者考察山西云冈石窟:称第18窟主尊应为释迦佛[4553]

  • 云冈石窟窟顶寺院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512]

  • 云冈石窟寺庙遗址印证当时佛教繁荣景象[4026]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寺院遗址印证当年佛教繁荣景象[5645]

  • 云冈石窟巨型油画《乐府洞天》重现古代音乐盛大场面[7051]

  • 云冈石窟之美 [陈智慧][4931]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云冈石窟建立“数字档案”[4339]

  • 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治理工程[4519]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披上现代盛装,福兮?祸兮?[587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