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8]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40]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印证佛教文化传承脉络:“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在上博开幕
     
    [ 作者: 徐维欣   来自:文汇报   已阅:3811   时间:2015-4-22   录入:wangwencui


    2015年4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由上海博物馆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昨天开幕。作为“中印友好交流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所展出的91件/组文物,系统地反映了佛教在印度的缘起、演化和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广泛传播的过程。

      

    观众正在欣赏展出的佛像作品(《文汇报》记者:叶辰亮 摄)

      由上海博物馆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昨天开幕。作为“中印友好交流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所展出的91件/组文物,系统地反映了佛教在印度的缘起、演化和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广泛传播的过程。

      印度佛像:中西合璧

      本次展览包括“佛陀传略”、“薪火相传”、“梵天诸神”和“佛法东渐”四大部分,展出了大量佛陀与诸神形象的雕塑、漆器、银器、贝叶经和微型佛画,时代自公元前2世纪的巽伽王朝至公元19世纪。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馆长巴尔加韦玛·威努戈保表示,这批从馆藏中精选的艺术珍品种类齐全、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时代跨度大,系统地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沿革。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于1814年成立,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其中佛像、佛塔和佛画等佛教艺术品堪称该馆的馆藏特色。

      形成于公元1世纪的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沿着当时繁忙的丝绸之路,希腊雕塑艺术传入印度西北部,人体线条感、肌肉感被工匠们运用于佛像雕塑,并逐渐形成了犍陀罗艺术。亦有传说当地的信徒依照希腊救世主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因而这也被人们称为“希腊式佛教艺术”。而同一时期的马图拉艺术则显得更为“印度本土”,佛像外观东方特性更为纯粹。待笈多王朝实现统一之后,两者融合,大乘佛教盛行,闻名于世的那烂陀寺正是由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其后成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

      这一历史传承脉络,在此次展出的佛像上,得到清晰印证。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的李柏华表示:“能够看到犍陀罗、马图拉和笈多文化在此交汇,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中印佛教:山水相连

      本次展览中,来自马图拉的“诃利帝与半支迦”浮雕是一件贵霜时期的代表作。作品选用当地特有的黄斑赤砂岩雕刻而成,描述的是“鬼子母神”诃利帝前世受佛祖慈悲教化的故事。除了雕刻之外,展览还特别呈现了一套《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共计10件贝叶经插页。在佛教般若经中,《般若八千颂》应该是最重要的一部,这组公元11世纪的贝叶经不仅是珍贵的佛教文献典籍,更是难得一见的圣物。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并传播佛教;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佛教开始遍传南亚次大陆,并向西北扩散至中亚地区,朝东南传播到南亚诸国。经由古丝绸之路传播到东方中国的佛教,被中国吸收,并逐渐本土化,最终形成了中国的佛教并再传入朝鲜和日本。因而佛教文化在中印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地位。

      也由此,“印度佛教艺术展”将上海选为其国际巡展的首站。印度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迪帕克·阿希什·卡尔表示,中印两国山水相连、文化交集,“能够在上海举办这样的展览,非常高兴”。迪帕克坦言:“即便对于不信奉佛教的观众而言,到这里来同样能够感受到慈悲与大爱,同样能够了解到印度文化的精彩。”(信息来源:文汇报)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2538]

  • 印度佛教圆观念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圆范畴的建构[3039]

  • “水墨聚焦·唐卡艺术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2726]

  • 2017·第三届观音文化节——观音菩萨圣像艺术展在香港西方寺开幕[2961]

  • “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举行[3094]

  • 第九届中国普陀佛茶文化节开幕[3066]

  • “问禅金山——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开幕[3328]

  • 佛陀纪念馆举办“紫禁佛光-明清宫廷佛教艺术展”[3220]

  • 2016年国际佛光会世界会员代表大会开幕[3431]

  • 2016崇圣论坛在“妙香佛国”云南大理隆重开幕[3815]

  • 2015年湖南夹山千年茶禅文化论坛隆重开幕[4683]

  • 第四届西南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开幕[3706]

  •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广东南华禅寺开幕[4502]

  •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5179]

  •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新媒体论坛在无锡开幕[4574]

  • 第二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在无锡灵山梵宫隆重开幕[3873]

  • “云水禅心”艺术展在北京拉开帷幕[3899]

  • 唐卡艺术展在弘法寺盛大开幕[4555]

  •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第七届佛文化艺术节将于“十一”开幕[4425]

  • “古代佛教艺术展”在韩国开幕[404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