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2禅宗禅学 >> [专题]c2禅学研究 >> 正文


    禅门三宗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佛教文化网   已阅:3414   时间:2015-12-15   录入:yangsihan

     

                                    2015年1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绝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 
      
      初、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神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宴默,舌拄上腭,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
       
      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盘,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便令心行与此相应,不令滞情于一法上,日久功至,尘习自亡,则于怨亲苦乐,一切无碍。因此便一类道士、儒生、闲僧,泛参禅理者,皆说,此言便为臻极。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为法。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亦说此理,然非所宗。
       
      三、真显心性宗者:说一切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无相无为,体非一切,谓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等。然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种种,谓能凡、能圣、现色、现相等。于中指示心性,复有二类:
       
      一云,即今能语言动作,贪瞋慈忍,造善恶,受苦乐等,即汝佛性,即此本来是佛,除此别无佛也。了此天真自然,故不可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还断于心。不断不修,任运自在,方名解脱。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但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圣胎增长,显发自然神妙,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
       
      二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瞋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非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
       
      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然此两家,皆会相归性,故同一宗。 
      
      然上三宗中,复有遵教、慢教,随相、毁相,拒外难之门户,接外众之善巧,教弟子之仪轨,种种不同,皆是二利行门,各随其便,亦无所失。但所宗之理,即不合有二,故须约佛和会也。(录目《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大正藏》四八四O二页中——四O三页上)
       
      圣严识 圭峯大师宗密(西元七八O——八四一年),被称为华严宗的第五代祖师,实际上他也是唐末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位高僧,他把佛儒二家思想作了融会的努力,也将中国佛教的禅门与教与教下的分歧,作了融会的努力,分别把对于禅宗的各派及教理研究的各宗,作了层次的类列和全盘的肯定。
       
      看他的传记资料中所载,他生于四川,在他七至十六、七岁之时专研儒学,十八、九岁至二十一、二岁的三年间,以在家身研究佛学。嗣后又学了两年儒学。二十五岁出家,在沙弥时代,即因读《圆觉经》而开悟。二十八岁具戒之后,即连续亲近了神会的两位弟子,其一即是神照禅师(西元七七六——八三八年)。但是他在剃度之后,即读到了华严宗初祖杜顺的(西元五五七-六四0年)的《法界观门》,西元八一O年又读到了华严四祖澄观的《华严经疏》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为感动,而云:「自禅遇南印,教逢圆觉,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今复得此大法者,何幸哉!」故其一生,以华严宗的纲格为其阐理的依准,又以弘扬《圆觉经》的经义,为其最大的事业,对于禅的弘化,着重在禅的本源,故集有「禅藏」一百卷,名为《禅源诸诠集》。现所存者仅为其一篇〈都序〉。另有〈禅门师资承袭图〉及〈原人论〉等著述。
       
      一般的禅师所传著述,多系法语开示及歌颂书函等,少有像圭峯大师这样,对各家宗派的观点及方便,作深入的分析类比排列介绍的。所以从《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抄出两大段之有关他对于禅的阶层及禅宗等级分类的文字,收入本书。
       
      在其禅门三宗的第一及第二的两宗,均举出了所指的宗派名称及其情状。第三直显心性宗,未举何宗何人,但说「复有二类」,所以有加以说明的必要。那即是指的同为南宗禅的南北两大门庭,一是江西的江州宗,以马祖道一为主,另一则是在洛阳弘化的荷泽宗,以神会为中心。马祖的洪州宗,以为一切行为即是真性的显现,除此之外不必另求开悟,天真自然是真悟。神会的荷泽宗,则以为空寂心,是吾人的真性,得知灵知不昧的知字,乃是众妙之门。而两家说法虽不同,会一切相归一真性的观点则是相同的。(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门中的“自由”,比你想象的更自由[247]

  •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715]

  •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2310]

  • 禅门至宝牧牛图全解:从来不失,何用追寻[2240]

  • 钱穆:禅门对文化思想的贡献,比世俗中人更深刻伟大[2346]

  • 从“富二代”到禅门第一居士:庞蕴的故事[3329]

  • “祖师西来意”为何成为禅门的终级问题?[2591]

  • 禅门公案:耕耘的收获[3745]

  • 禅门:以无门为门 [星云大师][3471]

  • 禅门中的“走江湖” [胡志如][3283]

  • “化”字在禅门中的应用 [瑞雪][2890]

  • 佛香自心而出 静修禅门茶香[4482]

  • 禅门三题 [万古][2885]

  • “看”在禅门中的应用[3382]

  • 空有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3260]

  • 禅门清规 佛门茶礼[2295]

  • 到禅门吃茶问道去[3480]

  • 禅门清规 佛门茶礼[3788]

  • 趣谈禅门宗风 [安小悦][3767]

  • 随顺世缘入禅门 [明一法师][345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