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佛学研究网
全国解放后赵朴初居士在上海担任了华东民政部、人事部的领导,并负责上海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的工作。当时邓小平、陈毅曾向他问及社会救济事,朴老告之有游民六十万,包括乞丐穷贱吸毒浪人及娼妓。他在上海部队的协助下觅地得以建棚为安置,衣食教诲医病与学艺,使这些人皆成劳动人民。
全国解放后,他一方面担任了政府工作,一方面仍然积极联合佛教界为新中国的建设及佛教信众自身建设工作,除了响应政府号召组织佛教抗美援朝分会外,他仍然坚持人间佛教精神为众生的物质困难,救济救灾工作,解决了政府许多实际困难,影响很大。而他掌握了大量物资,坚持廉洁奉公,在“三反”运动审查中得到了“一尘不染”的评价。为此周恩来总理决定调他进京。原想让他负责救灾委员会,但他提出还是愿为佛教贡献自己的才智精力,于是便参与了创立中国佛教协会的筹备工作。
1952年,原主持金陵刻经处工作的陈宜甫去世,“刻经处”残局难以持续。杨仁山后人杨立生等担心这一事业就此中断,因刻经处与上海佛教界素有关系,遂向赵朴初居士告急。经过赵朴初的协商联系,组成“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公推赵朴初为主任委员。期间他又投入了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的组建工作。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他团结广大佛教信众,共同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三大语系统一的爱国爱教组织。1953年后他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协助会长主持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工作。
1950年四十三岁
6月18日,正式成立现代佛学社。
9月15日,编印出版第一期《现代佛学》。
10月6日,与巨赞法师出席宁波市佛教徒代表大会。
1951年四十四岁
10月,参加韶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1月,建议在北京开办佛教徒政治学习班。
1952年四十五岁
6月,参与杭州市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工作。组成“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出任主任委员。
7月,号召佛教界捐献“中国佛教号”飞机,抗美援朝。
9月25日,出任上海玉佛寺、静安寺修复委员会副主任。
10月,与圆瑛大师、虚云大师、喜饶嘉措大师等二十人发起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并成立筹备处。
10月3日,与周叔迦居士等为代表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典礼。
11月14日,作为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共同纲领。
1953年,四十六岁
5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广济寺召开,在会上作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报告。
6月3日,大会闭幕,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10月18日,在上海玉佛寺举行的上海佛教界追悼圆瑛大师纪念会上作“在圆瑛法师追悼会上报告”。
10月27日,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一次常理会上做工作报告。
12月3日,上海成立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佛教支委,担任主任委员。
1954年,四十七岁
3月31日,出席日本召开的“世界和平主义者会议”。
9月20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9月6日、8日,达赖、班禅喇嘛到京参加全国两会。赵朴初参与会见。
12月13日,上海佛教协会成立,当选为会长。
12月23日,应缅甸吴努总理之邀,访问缅甸。(信息来源:凤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