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我心目中的北京龙泉寺 [贤空法师]
     
    [ 作者: 贤空法师   来自:凤凰佛教   已阅:5446   时间:2018-8-5   录入:yangsihan

     

                         2018年8月5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北京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千年古刹,人才济济。在学诚大和尚的住持下,率领众弟子,筚路蓝缕,恢复道场,十三年来,龙泉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承办过各种高规格的会议,接待过重要领导和海内外高僧大德。龙泉寺被称为最有创新型的寺院,将传统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动漫和贤二机器僧等备受广泛关注。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定期到北京向大和尚汇报工作,或陪同有关人员参访龙泉寺,每年两至三次不等。由于这样的因缘,来龙泉寺的机会就比较多,对龙泉寺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对新老执事都非常熟悉,很多义工也都认识我。

        2018年7月28日下午,本人和悟道法师赴京汇报工作,顺便陪同张总参访龙泉寺和考察贤二机器僧,得到龙泉寺常住的细心安排和接待。晚上19点30分,大和尚在会客厅接待了我们一行,贤空向大和尚汇报了法门之光的情况,以及法门寺和佛学院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得到了大和尚的肯定、指导和鼓励。

        每次到龙泉寺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僧众们都非常勤奋,上殿过堂、威仪整齐,闻思修学、精进勇猛,出坡共修、非常认真,在工地上经常看到汗流浃背的僧人。还有净人和义工见到僧众,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都会立即站立一旁,双手合十问讯行礼等,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

        龙泉寺的僧众对戒律非常重视,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很多人过午不食,除了公事不用手机和电脑,也不能随意出寺院。在末法时代还有这样的道场,令无数人增长善根,增长信心。龙泉寺的僧众不少高学历,在新型寺院的建设、优秀僧才的培养以及广大信众的如法引导方面,迈开了新的时代步伐。

        7月29日凌晨3点50分,板声晨钟鼓声唤醒梦中人,瞬间所有人悄悄起床,出入净房,盥洗净身,穿袍搭衣,安详行走,步入殿堂,维那起腔,早课开始,无比庄严,令人欢喜。

        上午9时在贤呵法师的陪同下,参观寺院和拜访贤二机器僧,在义工的详细介绍下,对第二代贤二机器僧有了更多的了解。贤二机器人的造型很萌,很幽默。

        2017年5月,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就曾来龙泉寺采访过第二代贤二机器僧,今年5月杨澜到法门寺时还提到贤二,她对龙泉寺利用高科技来辅助弘法给予赞赏。

        我们走在千年古寺的院落中,由于正值周末,来龙泉寺上课学习、参访的人络绎不绝。义工穿着黄马甲,见到我们都行90度的鞠躬礼。虽然人多,但依然非常有序,寺院各项活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看到这些内心无比欢喜。

        7月28日下午、晚上,29日中午,本人和悟道同几位老执事就贤佳和贤启二位法师的情况也做了一个交流。龙泉寺僧团是和合清净的,一切修学如法如律进行,对“二贤”的不妥做法,相信是被别人利用的,僧团还是宽容的,毕竟是自家人,内部问题内部解决。

        贤空法师说:中国佛教经过近40年的恢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际佛教交流中,中国佛教开始有话语权了。这都归功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三宝,伟大的护法,伟大的僧团。汉传佛教寺院3万多座,僧众近10万人,居士的人数就更多,佛教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不断提升,佛教事业也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各项事业和人才培养要和世界接轨。所有的佛教七众弟子都在默默无闻的精进奉献着。

        2006年以来分别在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了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即将在福建召开,我们佛教界要团结一心,把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好。企图破坏世界佛教论坛顺利召开的行为,都是别有用心,请全体佛教徒认清形势,防止上当。

        贤空法师还说:30年来,学诚大和尚对佛教的贡献巨大。1989年,年仅23岁就住持全国模范寺院广化寺;1993年,28岁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4年,38岁,兼任法门寺方丈;48岁,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大和尚发心大,愿力广,时代因缘赋予了大和尚很多的使命。2014年在陕西成功举办了第27界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2018年10月在福建要举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中国佛学院新校区建设等大事都需要大和尚操心。

        在我眼里,学诚大和尚是一位伟大的菩萨、真正的高僧、伟大的法身父母!大和尚出家三十多年来,道心坚固,戒行清净,悲心广大,闻思精进,勇猛无畏,无私奉献,广修六度,四摄度生,从不休假,超世之量,僧中楷模,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只有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才会认识谁是善知识。

        贤空法师又说:“二贤”我都很熟悉,以前来龙泉寺和中国佛教协会时,他们都接待过我。他们都非常优秀,大和尚对他们也很器重,他们对龙泉寺的建设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功不唐捐。

        有人用“邪教”、“邪师”来诬陷毁谤,居心叵测。目前,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各种势力都在博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佛教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和佛教大有作为。从世界文化结构上来看,中华文化能适应全球一体化。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下,都在谈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的佛教徒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个人的知见、利益得失置之度外,应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佛教徒历来重视观功念恩,每月初一、十五,我们都要礼祖、顶礼师长和弘扬佛法诸大善知识。佛法两千多年来,就是靠历代祖师用生命来传承的。多少菩萨高僧为之忍辱负重,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佛教能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

        我坚信“二贤”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诱骗、挑唆、甚至恐吓。别人的目标是颠覆中国整体佛教,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以上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攻击目标。用“邪教”、“邪师”来诬陷毁谤龙泉寺和中国佛教,居心叵测,十分邪恶。我们全体佛教徒要提起正念、正见、正思维,拿起智慧剑、降魔杵,防止“法难”重演。一切别有企图的造谣派、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用戒定慧之光来照亮他们的阴谋诡计。

        如果“二贤”的心理孤独和生活困难,我们佛教界、龙泉寺僧团要多多关心和照顾他们。我们佛教界要爱护和保护“二贤”的安全,愿“二贤”早日脱离内心的纠结和烦恼。

        我今发愿:学诚大和尚是当代真正的大善知识,戒行清净,大雄大力,弟子贤空,生生世世依止学诚大和尚修学!无限感恩大善知识28年来对贤空的教授教诫,贤空将此身心奉佛门,是则名为报师恩!

        我今祈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愿七众弟子,都能做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北京白塔寺:让历史文化“活”起来[2483]

  • 北京正北方 这座寺庙衍生出一座城市[2567]

  • “复活”的龙泉寺 [舒泥][2832]

  • 《北京的隐秘角落》:寺院风景旧曾谙[2795]

  • 西山文化带寻踪之龙泉寺:真佛系乃是大担当[5199]

  • 禅与互联网技术:龙泉寺的程序员们[2598]

  • 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3298]

  • “妥善解决佛道教商业化问题研究”座谈会在京召开[3394]

  • 北京大悲寺隆重举行“观音圣像开光暨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4099]

  • 第三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表彰大会在京举行[3643]

  • 首届“中国本土宗教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3933]

  • “禅宗文化现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4028]

  • 首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在北京召开[3141]

  • 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班禅出席[3721]

  • 鸠摩罗什与东亚知识的迁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3743]

  •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成立会议在京召开[2418]

  • 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3047]

  • 中国佛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3216]

  • 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3895]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6·宗教学)在北京召开[397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