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了解生命的无常,是消极还是积极?
信佛是为了什么?信佛为了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悟”,要赶快觉悟,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要赶快觉悟,要不然到死的时候,意识(佛教不说灵魂)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信佛不单是为了脱生死,还要解脱六道轮回。信佛就是要有智慧,要如何去解决我们心中的结。
我们如果信佛、拜佛有智慧,此时此刻就能活得很快乐、很自在,很如意。
所以,佛是出世间的大圣人,所有一切圣人里面,佛是大彻大悟最究竟的圣人,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位圣人有办法跟佛陀比。有些初学佛的人说这是吹牛,当然这要经过长时间的比较比较。
说信佛是为了什么,为了要解脱我们心中的烦恼,要让我们觉悟到生命的无常,世间是苦的,六道轮回,生生世世是痛苦的。诸位要有心理准备,不幸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我们的四周。
有时父母往生,有时孩子发神经,有时车祸,有时生意失败,有时太太跑了,这随时会发生。佛陀告诉我们,你不要认为这世间有任何快乐可追求,所有的快乐都是短暂地刹那间地,没有一秒不在变化。有的人说,这是不是太消极?错了,这样才叫做积极。
你要知苦,才能离苦,才能救度一切众生的苦。你要知道这世间是苦的,你才会想要脱离这世间跳出六道轮回,你才会想发大心救度众生要离开这痛苦。换句话讲,你如果能透视人生宇宙的道理,你就不会被这些所迷茫、所束缚,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
莫拒外境 念念清净 不会烦恼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
不过,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中迷失,落入重复的痛苦烦恼、重复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怕失败,只怕没有耐心、想放弃。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才开悟,见性成佛。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彻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断地进步。
大家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过来说,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
如果能永远的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的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对别人起嗔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其实,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着痛苦烦恼的生活。
只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面对生活中的创伤、挫折无需挣扎,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