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5]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4]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5]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学佛后就不会生病吗? 不,连佛陀也会生病!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008   时间:2019-4-6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4月6日  佛学研究网

        有人说人生像一杯咖啡,没有品尝过苦的滋味,又如何知晓甜的可贵?佛教认为人生终究是苦多乐少,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种苦,怕是一时半会也数不过来。

        佛陀将人生中的苦,大体分为了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不管你拥有多么高的地位,多么大的财富,你都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这八种大苦,只不过每个人的福报因缘不同,所以领受“苦”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病”除了人类以外,其他众生也会面对。无论是大病小病相信你一定经历过,当你生病时,甚至是大病、癌症来临时,你应该如何面对?你是否会恐惧?除了吃药、看医生,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我们是否能提前做一些准备?

        ■ 你为什么会“生病”?

        关于生病的原因以佛法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找到在《金光明经》除病品中,提到的三种致病因素。

        一、四大不调因素:即人体本身的体质因素(或说是基本元素)造成的生病。

        二、饮食时节因素:即饮食造成的生病。

        三、四季时令因素:即环境造成的生病。

        而身体的四大、外在的饮食与四季变化等因素,皆是使身体生病的“缘”,而究其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多生多世所造下的杀生业报。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多病的国王。”佛经上亦云:“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我们吃五谷杂粮长大,没有不生病的,每个人身体都在趋向“坏”的过程中,而四大不调等缘由归根结底是我们内心所充斥的“贪嗔痴”所致。

        《金光明经》又名《金光明最胜王经》,出自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22部,由唐三藏法师义净翻译。

        ■ 学佛后就不会生病吗?不!连佛陀也会生病!

        也许你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比如讲我们要脱离轮回、控制欲望等。但实际上,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的方法。

        生老病死如何逃避?没有人可以逃避,而只有去面对,所以如何面对,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维摩诘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有一天,阿难站在一个施主的门口准备乞食,这时,维摩诘居士来了,问他为何这么早就站在这里。

        阿难说,佛陀生病了,需要一些牛奶,他来要一些牛奶。维摩诘说,你千万不要这样讲,佛陀是不会生病的,如果被其他外道听到,会侮辱、诽谤佛陀的,你悄悄回去吧。

        阿难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讲,佛陀确实是不会生病的,但为了度化众生,佛也会示现生病给众生看,这样,人们就会对修行产生信心,认为佛和他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人,只要自己好好学习、精进修行,也可以和佛一样得到解脱。

        学佛不是为了不生病,而是在日后我们生病的时候,可以放松心态,能够明白自己生病的缘由,从而更坦然的接受。之后再通过做法事、念《药师经》等多种形式,再借由佛菩萨的加持之力,让我们减少病痛。

        ■ 学佛后生病了,我究竟该不该吃药?

        如果我们饮食不调,受了风寒,这样的病我们需懂得调理,及时医治。

        佛教并不提倡说,我信佛了,我学佛了,生病了就不看医生不吃药了。这是迷信,不是正信。

        佛陀从没说过当我们生病时念几个咒子就会好起来的!

        而至于冤业病,即是某一世你的冤家债主找过来的缘故。说是“找过来”是为了方便理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你需要通过生病的方式去了这一段你造的恶业罢了。

        有些病明明看起来没有什么,就像我们胃痛,但是吃胃药我们就不好,迟迟不好。此时我们在及时配合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佛事,如诵经、诚心拜忏、为他们超度等,与冤家解冤释结。

        智者大师言:“治病,上策为调心;中策为调身;下策为调食、吃药。”

        调心,通过止观,病会连根拔起。

        ■ 断恶修善、发慈悲心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去医院住院部、去火葬场看一圈,你就什么都能想开了。

        如果你刚刚生病,你应该以积极的心情去养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行。接受无常、顺应当下,做好当下要做的事,尽量多想阳光正面的事情,尽量放下忧愁与懊恼。

        如果你正处于病苦的煎熬之中,我们可以修苦、修悲。应以病为师,以苦为师。身命危脆,越是执著痛苦,痛苦越甚。应借此生病之缘,勤修福慧,以此危脆不净之色身转为坚实清净之慧命,也是生病带给我们的正面积极的一面。

        如果我们看他人正处于病苦之中,我们应该多多发慈心、发悲心,帮助他人解除身心的病痛。同时以此反观,我们正是看到他人病痛的折磨,所以应该多行善事,让自己的将来免遭病痛之苦。

        人生不易,在未来的病痛来临前,唯有断恶修善,广发菩提大愿,进而生出出离六道之心,才能永远免遭病痛,阿弥陀佛!

     

        《长安与中国佛教》(41集)讲座(吴言生主讲)上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教如何看待“爱”?宗舜法师:佛教不是爱的宗教[305]

  • 让你永不生病的三个字[513]

  •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452]

  • 慈悲的四重境界[438]

  • 灵魂的品级[566]

  • 你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847]

  • 慈悲的力量[727]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890]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928]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1237]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1123]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921]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986]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1403]

  • 不生病的秘诀,不是运动,不是饮食,而是这三个字![1140]

  • 佛说:这五种人是“非人”必须远离……[1552]

  • 生病时,如果“身苦”在所难免,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少受些“心苦”[823]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1023]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988]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109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