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研究网陕西讯 近日,《吴言生讲佛经》在喜马拉雅开播。吴言生教授讲解《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坛经》《地藏经》六部佛经的精华要义。并注重阐发佛经在生活中的运用。
佛教经典,博大精深,法义无量,是指导修行的无上法门。禅宗大师们对这些经典的透彻感悟,形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禅学故事。在功利的、匆遽的、浮躁的时代,品读佛经,参禅悟道,将佛经智慧用到生活中,可以解开心结,缓解压力,增强定力。
佛经的经字,有两层意思。第一个,经是契的意思。契,就是契合、符合。佛教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心”。它既符合佛陀所说的真理,又能根据众生的心病来对症下药。
第二个,经,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径。佛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径,指出了从凡夫到成佛的路径。在修行的过程中,哪里的路安全,哪里有沼泽,哪里是陷阱,佛经给你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陀给你指出的路径,最可靠,最安全。
在中国文化史上,《楞严经》《楞伽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解深密经》《涅槃经》《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坛经》《地藏经》等等,这些著名的佛教经典,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次我选了其中的六部,来给大家讲解,它们分别是:《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坛经》《地藏经》。
为什么要选这六部经典呢?因为这六部经典跟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修行、成长都息息相关。
《心经》是一部微型的佛学纲领。短短的260个字里面,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苦集灭道,这些佛学的基本理论全部都涉及到了。学习了《心经》,还可以悟到“五蕴皆空”、“色即是色”、“不生不灭”的般若法义,证悟到空性,从而渡越生死轮回之河,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金刚经》是教你怎样来破除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掌握了金刚般若,就可以斩断尘缘万象,培养如如不动的金刚禅心。
《维摩诘经》是教你进入“不二法门”。维摩诘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在家与出家不二的特质。《维摩诘经》里面说的自己与他者不二、诋毁与赞誉不二、顺境与逆境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等等,都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修心养性的范式。
《法华经》是教你怎样直截了当地成佛。佛教界有“成佛的《法华》”这样的说法。《法华经》中的火宅喻、穷子喻、化城喻、衣珠喻,等七个最为经典的比喻,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并且成了禅宗修行的指南。
《坛经》是教你怎样修行生活禅,怎样在生活中禅修。《坛经》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最后的完成。在《坛经》中,不仅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的般若悟性的流淌,还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生活中修禅的无数无量无边的法门。
《地藏经》是教你怎样来消除业障。《地藏经》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的誓愿。地藏菩萨度化众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消除众生的业障。《地藏经》告诉我们消除业障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解读这些佛经的法义时,我会援引禅宗大师对佛经的具体生动的运用,来作为映证。也就是说,我们将一边解读佛经,一边参禅悟道。
佛教的经典,禅宗的智慧,穿越时空,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破迷开悟的强烈的现实意义。

【收听方法】在喜马拉雅上搜索“吴言生”或点此链接。
【新知榜报导】
《佛学名家吴言生:此生只为弘禅来》
《吴言生讲佛经》,是从佛学义理、禅修实证、生活运用三个维度,来深入透彻地解说佛经,在传达佛陀的智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转化佛陀的智慧,将它运用到生活中。”吴言生告诉记者。“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从禅修实证的角度来解析佛经。在讲解佛经时,我运用了大量的禅宗智慧故事,将佛经生活化、场景化,让大家听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这样一来,听众在聆听佛经的深奥的法义时,可以轻松喜悦地欣赏佛经在禅宗中的精彩生动的运用,并且可以直截了当地将佛经的智慧转化为实际的修行。这是这门课程区别于所有已有课程的地方。”
欢迎大家收听、订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