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路上,你经历过从怀疑到深信的大反转吗?什么机缘改变了你的想法?宏海法师今天为你分享一位律师(律宗祖师)修行大反转的故事——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俗话说:有多少钱,过多少钱日子。修行佛法同样如此。但是在历代祖师中,也出现过“不知天高地厚”的情况,当然是指前期修行。
今天介绍的这位祖师叫灵芝元照,是一位律师,为什么叫“律师”?灵芝元照是继律宗的道宣律师之后,里程碑式的一位高僧。他的著作中有一部《资持记》,是现在学习戒律的必修课。就律宗上的成就而言,他可谓是一个奇才,当然最后也行归净土。
在早期修行时,他并不相信净土。他受慧布法师的思想影响,说“与其在极乐世界的莲花里待十二劫才能出来见佛,还不如在娑婆世界好好度众生,更具有积极意义。”他一听到这个思想,马上就产生了共鸣,说“我也愿意生生世世在娑婆苦海度众生,何苦去极乐世界享那点清福?”从此他就完全不信净土,并且谁念佛求生净土,他就看不起谁。
结果,果报现前了,灵芝元照法师当时一病不起,整个人神识昏迷,完全搞不清东西南北,身心彻底瘫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知道平日所说的都属于吹牛,紧急关头一点用也没有,从此,他的故事就来了个大反转,他开始完全深信净土,彻底成为一个纯粹的净土行者,后来他对于《观无量寿经》也有过非常出色的讲解。
元照法师的思想特色是什么呢?是专攻持名念佛。他继承善导大师的思想,认为虽然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等方法,但是观佛境需要极细的心念,而我们凡夫的心太粗乱,妄想纷纷,根本观不起来,所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执持佛名号”。
他对净土还有一个很深刻的领悟,他说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从两大板块来看:一是从娑婆入教观,一是从净土入教观。每个人性格、习气、见解不一样,有的人适合在此土修行,从一个凡夫经历长时间的勤苦修学直到成佛。当然在我们这个国土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法,有顿法、渐法,有大乘法、小乘法,也有人天法,反正各种各样的法,你凭自己的力量去修,这是从娑婆入道;那么入净土就不一样了,他认为说入净土属于纯大乘法,而且等同一味。如果我们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味圆满的究竟的大乘法境。从这点来讲,其实他对净土法门的理解是很透彻、很深邃的。
我们常说到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从元照大师的理解来看,他对这个说法完全相应。极乐世界纯一味的大乘佛法,往生的人即刻入到净土法界,就能够”得一生补处,圆证三种不退“。
所以我们常讲:每一部经典都有无量意趣,只有这样的大祖师爷,特别是走过弯路,经历过”浪子回头”,才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契机。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