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8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8]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9]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儒家的水 道家的水 佛家的水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14   时间:2019-8-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8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壹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叹。

        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儒风。

        贰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叁 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

        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

        “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

        “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

        “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

        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清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

        “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

        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水中,有禅味。

     

        ■ 《长安与中国佛教》系列讲座视频欣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存善心好,还是行善好?[352]

  • 命运的十大玄机[508]

  • 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593]

  • 刚刚好的人生![1245]

  • 善生经教你交朋友,四种“恶友”不可交![1535]

  • 《菜根谭》:先修身,再交友[2478]

  • 有善心,有善行,自然有善果[1831]

  • 这样的护身符最可靠![1809]

  • 一个故事告诉你:原来能念佛的都是有福之人![2401]

  • 善心,善行,善果![2827]

  • 星云大师:做一个不后悔的人[2013]

  • 修心十德 一生受用[2192]

  • 才知道!应该这样称赞如来[2143]

  • 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2344]

  • 只要善心真切,一件善行能得万倍功德[1914]

  • 嘎玛仁波切:冲破自我设限的重围[2063]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3202]

  • 世间:一念善心即为佛[2916]

  • 善心与善意 [学诚法师][2142]

  • 善心能带来最大的福报[28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