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05]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03]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0]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0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48]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46]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59]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6]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4]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7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去寺院祈福 要注意“五重”与“五轻”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289   时间:2020-1-15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1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新年到了,大家去寺院时,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修行了多久,一定要“轻”,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

        走路要轻

        行的仪态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

        走路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

        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说话要轻

        言语轻柔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

        在殿堂内外不能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漫骂。

        做事要轻

        入寺做事要轻,包括穿衣吃饭、担柴挑水、洒扫庭院,不能粗莽冒失,缺乏谦恭。

        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严谨、细致。

        自我要轻

        在寺院要放低自己,降服自心,不可贡高傲慢,将社会上的追名逐利、斗胜好强之心带入寺院。

        烦恼要轻

        学佛就是学习减轻烦恼,做到“只看好样子”、“人非我不非”。

        烦恼的轻重,恰能衡量进步的大小。

        其实,修行重在从点滴做起,哪怕只是一个“轻”字,也可以是入道的便捷途径。

        有轻就有重,入寺千万不可忽视的还有那份殷重心。

        重在生信

        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弥陀经中所说“五根五力”,首先就是“信根”“信力”。

        重在恭敬

        有人进入寺院一味强调各种规矩,敬香、礼佛、用斋、走路,都特别在意。

        其实,礼仪固然重要,但那颗虔诚、恭敬的心更为可贵。

        重在求法

        不能以世俗的贪求心、攀比心来亲近道场,更不能把寺院当成消遣、游玩的地方。

        如果发心不清净,不懂得为法而来,就失去了入寺的殊胜意义。

        重在利他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利他是佛法的精髓,也是佛法长久住世的重要原因。

        重在解脱

        有缘来到佛门,如果只求人天福报,乃至世间名利,无视解脱之法,那是对佛教的误会和辜负。

        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从各种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超越生死轮回。

        希望各位进入寺院,能以殷重之心,获得究竟实益,法喜自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寺院是人生路上加油站[48]

  • 参访寺院:“佛”、“如来”、“世尊”是同一个意思吗?[822]

  • 为啥不能对着寺院的佛像拍照?[1536]

  • 佛教:从寺院走向世间[3581]

  • 寺院素食文化:于修行中传递慈悲与感恩[2295]

  • 寺院里的禅茶[3324]

  • 隐于山谷,悬于峭壁,藏于云间:十座西藏最寂静的寺院[6618]

  •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2341]

  • 倾听寺院花开的声音[2716]

  • 你是否只恭敬寺院的佛像,而忽视了身边的佛?[2476]

  • 你为什么去寺院?看这些人怎么说[3134]

  • 这些五花八门寺院“规矩”你都听过吗?[2555]

  •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3269]

  • 生了病很痛苦,如何在苦痛中修习佛法?[2675]

  • 共同祈愿!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八愿”祈福文[2369]

  • 元宵节! 最是人间灯火处,佛前祈福正当时![2277]

  • 寺院十二时辰[2657]

  • 孝亲报恩,重阳节可以这样为父母长辈祈福[2449]

  •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4254]

  • 寺院里的佛钟起源何处?又有什么意蕴?[30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