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07]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1]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0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4]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07]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53]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49]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1]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6]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坚韧、坚持、不退缩,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
     
    [ 作者: 宗性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854   时间:2020-3-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3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最先想到谁?生病了,想药师佛;痛苦了,想观世音菩萨;迷惑了,想文殊菩萨;当你信心不足、勇气不够的时候,该想谁呢?今天,小编带来宗性法师的一篇开示,回答上述问题。

        普贤菩萨象征大行。什么是大行呢?普贤菩萨有十大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里面最重要的,是每一条愿都有这样几句话:“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为什么“行”字要念作hèng呢?因为这几句话都体现了行(hèng)的精神——坚韧、坚持、不退缩。永远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叫“大行”。

        很多佛教徒在念的时候,都是念的大行(xíng)普贤菩萨,或者智行(xíng)悲愿,而我在这里念的是大行(hèng)普贤菩萨,念的是智行(hèng)悲愿。

        为什么谈到普贤菩萨都说成大行(xíng)呢?因为大家认为“行”就是实践,代表佛法不仅仅只是重理论、重理念,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佛法更重要的是重视实践,也就是把理论和概念跟我们的修行、生活结合起来。这种说法也没错,但是不那么圆满。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字比其他国家的文字复杂得多。

        有个地方的匾额上写着四个“行”字。这四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考倒过很多人。有位老者曾经告诉我,应该念作:(行háng)(行háng)行(xíng)行(hèng)。前面两个“行”字念háng,就是各行各业;第三个“行”字念xíng,就是做;第四个“行”字念hèng。意思是:不论是哪行哪业,想要成就都得有耐性,有韧劲,要坚持不懈,才能有出息。

        大行的精神凡夫很难办到。菩萨度众生从不喊累,从不休息;而凡夫刚刚做了一点事,就喊着休息。请问菩萨有退休这一说吗?没有。菩萨是“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从来没有停止的时候。普贤菩萨代表的就是耐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普贤菩萨为什么骑大象?大象在动物里面,走路是快还是慢呢?很慢。可再慢,它的脚踩下去,一定是有脚印的。所以普贤菩萨骑大象,代表的是佛教的实践精神,就像大象一样,不急、不快,但是也不停顿下来。尽管慢,它却不停地在动。念行(hèng)这个字,用今天的话再把它解读一下,就是你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要有毅力、要有韧性、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耐力,没有韧性,没有毅力,是很难取得成就的。行动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艰苦靠什么克服?就靠不怕苦,不怕累,不退缩,不退转。再苦再累,心也不动摇。这才是普贤菩萨的精神。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普贤大愿的现代解读——温金玉:行胜于言[520]

  • 九个比喻,说透人生[480]

  • 静观松色,愿我们也能坚韧又从容[574]

  •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1151]

  • 九大菩萨分别管啥事儿?看看你与哪尊佛菩萨有缘[1493]

  • 论华严三圣的关系[1669]

  • 华严三圣之三圣圆融观[3052]

  •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2093]

  • 宗性法师: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1647]

  • 宗性法师:菩萨也是有情绪的[1899]

  • 中国"普贤学″与"中国化"普贤信仰诠释蕴涵[9470]

  • 家人反对她去寺院,看看这位居士是怎样转违缘为顺缘的![1999]

  • 这六种“根本烦恼”,哪种是你前进的最大阻碍?[1890]

  •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2019]

  • 八位菩萨名号的含义[2427]

  • 普贤菩萨:佛门中的行者[2626]

  • 普贤菩萨的大愿[3170]

  • 用佛法提高生活品质[1541]

  • 如何用佛法提高生活质量?[2730]

  • 宗性法师讲“苦”:保持一颗平常心,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168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