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再看另外一种人,“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人,没精进心。
精是什么?精是精纯。我们杂乱,我们到处想知道灾难的样子,灾难情形,这个心就是杂乱的,这不是精进心。
精进心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想知道,这叫精;进是只往前,没有后退,也没有偏差。
啊,我在这个道路上,我没有走邪路,没走岔路,往前进,叫精进。
所以什么心是精进的?清净平等觉是清净的。
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心还迷而不觉,这就是没有精进心。
“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因为什么?他没造罪业,他也念佛、也持戒,只是杂念太多,妄想太多。
「地府不收,安养不摄」,安养是极乐世界,阴曹地府不收他,极乐世界他也去不了。
「如睡眠去」,就好像睡着他去了。
“此人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不错,他还是到极乐世界去了,去的地方没入品位,就是他不在三辈九品,他在边地疑城。
「五百岁受乐」,疑城也很快乐,前面我们念过,疑城里面的环境相当于夜摩天,比忉利天还高一层。
「再修信愿,方归净土」,可见信愿二者实为往生见佛之根本。
那这一部经,一切诸佛,释迦世尊也不例外,统统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
疑情太重的人很麻烦,往往连边地都去不了,疑情太重就变成罪业,这个事实真相要知道。
佛菩萨对众生那个恩德是多大,你怎么能怀疑他?父母养育子女,对子女的爱心是多亲切,你怀疑他,你不叫造罪业?罪业一成立就去不成了。
那时候此地讲地狱就收你去,不是不收,它收你去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