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弟子问师父:“我看观音菩萨大士的像,手里也拿着个念珠,菩萨是在念什么呢?”
师父回答道:“菩萨在念观世音菩萨呢!”
弟子很纳闷:“菩萨不念佛,怎么念自己呢?”
师父告诉他:“求佛不如求己啊!”
求佛不如求己!这句话其实就能说明佛法的根本,那就是从心地入手!
学佛,如果不从心地上去改变,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那你就背离了佛法的根本,走上了弯路。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或听闻到,有人修行后,变得刻薄,经常挑剔周围人和家人的毛病,说这个不如法,那个不应该,导致矛盾不断、家庭失和。他可能因为正在读经被家人打断,就跟家人争吵,内心开始嗔恨,埋怨没有好的家庭氛围,甚至说家人是自己的障碍,是魔!还有的人,修行了就看不起周围众生,觉得别人都是凡夫,自己因为修行所以了不起,说话高慢,举止傲气,动不动就说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指手画脚,让众生心生厌恶。
更有人一修行就开始搞怪,家里布置得像寺院,浑身挂满或戴满了佛珠,一说话不是“阿弥陀佛”就是“我佛慈悲”,真正的佛理他讲不出来,但动不动就说别人这么做要下地狱,那么做要做畜生。
另外还有的修行人,依人不依法。觉得自己修的法门最牛,自己的师父最厉害,对修别的法门的道友说三道四,对别的法门指手画脚,一开口就是我的师父如何如何,我修的法门如何如何。
更严重的,修小乘的诋毁大乘,修大乘的诋毁小乘。
如此种种吧,乱象纷杂,不一而足。其实根本还是没弄明白学佛学的是什么。佛教的基本道理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其中的“诸恶莫作”是消极的让我们不去做坏事,“众善奉行”是让人积极去广行善举。而“自净其意”,简单讲就是从心地上入手,改变你不对的认识和念头,了解自己各种贪念、执着、嗔恨等等由来,并着手对治和改变,进而消除妄念,进入清净的境地。
先插入一个话题,咱们平时说的命运,其实是两个意思,命是天主定的,你改变不了。比如出生男身或者女身,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家庭条件如何,这都是注定了的,是命。但运不是既定的,如果命和运都是既定的,也无所谓修行不修行了,都注定了嘛!
那么要改变运,就要弄明白我们的运是如何形成的,无非就是我们累劫的习气组成。习气也就是今生的习惯和毛病。习惯和毛病组成了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决定的就是运。一个无所事事,喜欢好吃懒做的人,命再好,比如生在富有的人家,最后也难免坐吃山空,最后甚至一贫如洗。一个命不好的人,生在贫贱家,但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又能正直善良,这种人一样可以拥有好的运势。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为什么面相都会发生改变呢?为什么会变得圆润、慈悲、柔和呢?因为他的心改变了。面由心生,所以影响了面容。而心一旦改变,性格肯定就发生改变,性格决定了运势,运势必定发生逆转。
因此,那些易学大师都说三种人的八字是看不准的,第一、大善人;第二、大恶人;第三、真正的修行人。大善之人积累了阴德,是遵循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从外在阻断了恶缘,用大善之因逆转曾有的恶果。而大恶之人是为以前的恶因施肥浇水,让恶果快速得果报,可能下一世要成熟的恶果,今生就成熟了,提前受报。
而真正的修行人,是从内入手,直指根源。为什么会种恶因?因为心迷了,迷了的心就颠倒造业,才种了那么多恶因。现在一念觉悟,改变心念,再用福慧双修去熏习已经种下的种子,让善种开花结果,让恶种熏死在萌芽状态。因此这就是“自净其意”结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的修习带来的不仅是今生的恶果不显,或者以极小的果报偿还大的罪业,而且还为将来种下了菩提善根,也一定可以花开见佛。
作为凡夫,我们都有累劫以来形成的各种习气和毛病,修行就是让我们去改变他。如果你修行后,以前的习气毛病没改不说,又增加了新的毛病和习气,那你就一定是走错了方向。
一个真正的在家修行人,学佛修行后,自身一定是变得更柔软、更包容、更慈悲,家庭和谐,生活、工作越来越顺利,处处受人尊敬。这种人就像阳光一样,走到哪,那里就充满了温暖祥和的氛围。
如果您修行后各种不对,各种不顺,脾气反而越来越大,你就要好好自省一下,是不是以正法为师了,是不是按照正法说的从心地下手去改变自己了。
怎么才算学佛呢?无非就是“我随一切如来学!”,从自己的身心上切实奉行。只要你开始圆满,最后一定圆满,开始的道路走对了,目的地一定就是对的。就怕走错路还不自知,到头来真的是悔之不及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