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60]

  • 做人,不能太飘[109]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9]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9]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如何获得观世音菩萨感应,这里有四条建议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502   时间:2020-5-31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5月31日    佛学研究网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观音义疏》卷上释曰:“称名有二:一事二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事一心也。……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是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名无称,是为理一心也。”

        《法华经》之观音普门品的深意,是在阐明万法一体的理念——个别的众生与一切众生本具的宇宙本体或佛性之认同,就像一滴水流入大海一般,其方式即是藉著一心称念观音,与观音合而为一。

        2.勿存功利观念

        众生常念观音圣号,固然会在冥冥之中得到观音保护,却不应老是求菩萨的物质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3.勿临时抱佛脚

        人们每有一怪现象,即不到苦难当头,想不起观音菩萨,就是信仰,也不恳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非智者之所为。真正信仰观音菩萨,不仅是临时救急,更应重于平时的实践。在忠实的实践中,得菩萨的感应,自能解脱现生的苦痛与内心的热恼。也唯有在平时奉行菩萨的言教,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法财。

        4.发起大悲心

        众生欲得菩萨的护念,无有恐怖,应学观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慈悲是观音的德性。如果不杀生,而且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故《坛经》说:“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观音菩萨教化众生是以身作则的。他自身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他从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的解脱;众生若依菩萨的言说奉行,定能离苦得乐;若能累世修大悲行,即可成就观音菩萨的无边功德而得无上的解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295]

  •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221]

  • 拜观世音菩萨做不到这两点,是非常遗憾的[633]

  • 观世音菩萨的本迹[619]

  •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693]

  •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789]

  • 别让无意的话,毁了你的善意[747]

  • 观世音菩萨的大悲与大智[1092]

  • 观世音菩萨都有哪些常见形象?[1166]

  •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1497]

  • 一个人,真正彻悟这两句话,福报悄然而至,好运不请自来![1826]

  •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1905]

  • 观世音菩萨感应初探[2309]

  •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菩萨吗[1946]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332]

  • 观世音菩萨法门修持仪轨[3363]

  • 你想什么,就会感应什么![1865]

  •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2631]

  • 我们应该如何信仰观世音菩萨?[1672]

  • 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只看你是否认得出来[246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