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71   时间:2020-6-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6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绑在一起的,你说我的色身满头大汗,你心中一心不乱,谁相信呢?是不是啊?有人一心不乱是这样子相貌吗,对不对?

        所以色身一定要健康,至少四大调合、顺畅,你的心容易寂静,这很正常,因为你调身、调心、调息嘛。所以你这个调身之道,我们再过几天打佛三,它整个过程就是太极拳,缓慢、专注,然后气往下降,下半身用力,上半身要完全放松。所以打完以后,你不但是佛号念得很清楚,身体也容易健康,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把所缘境放在地上,使令内心下沉下来。

        第二个,所缘形象清楚分明。你不管是拜佛,不管是经行,不管是打坐,我们的身体的动作改变了,因为调身,你不能老是坐、也不能老是站,但是你心中的所缘都没有变,都是一句佛号。这你心中的归依境,你唯一的归依境,你要告诉你自己,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离开了佛号你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你整个身业礼拜,口业称叹,意业观想,都是以佛号为所缘境。

        第三个,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句话太重要了,这句话是弘一大师讲的,弘一大师说,念佛人,最容易贪多,是个大病。其实你临命终的时候是十念佛号往生,但是你平常的时候佛号念得乱七八糟,含糊笼统,你临终的时候也是含糊笼统。所以你一定是要求专注,每一句佛号很专注。

        第四,先依计数,再求圆融。好,我们刚开始啊,你这个止静,你要念三片或者五片。我们一般在我们佛学院,念这个五遍是一二三四五点,你要念到第三点打妄想,你不知道念到哪里的时候,这一遍就重念、重算了,从头开始算。所以你刚开始要有一定的目标,你念三片、五片,慢慢地增加、慢慢地增加。

        总之念佛法门的重点只有一句话,重质不重量,重点在那个念力,而不是在数目。

        这个一心不乱,我们解释一下。一心容易,不乱难。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你说,两件事,打得念头死,建立弥陀佛。刚开始先建立弥陀佛,先把佛号建起来。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把佛号建立起来,在心中慢慢地运作,建立一个佛号的力量。但是我们心中,原有住在心中有很多妄想。很多人念佛他不调伏烦恼,这是错误的。邪正不两立,你不调伏它,妄想就调伏你了。所以憨山大师把念佛法门的人,他划出一个最低标准,他说念佛人往生有把握的最低标准,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现行烦恼。

        我们的烦恼很多,有的烦恼是在种子位,在睡眠状态,你有烦恼,不表现出来,那你不要管它,种子位的不要管。就是我今天看到某一个人事起烦恼,这个时候,把你的法宝现出来,一二三四,数到三四,看看你的佛号能不能调伏它。

        你的佛号没办法调伏它,那就麻烦了,这件事就麻烦了。就是说你的心中佛号不是最大的力量,有比它更大的力量,那临命终就靠不住了。

        我们不要求断烦恼,但是念佛一定要调伏烦恼,折服现行烦恼。你不要断,要断不容易。就是说你心中可以有烦恼,但是你必须有调伏它的力量。临终的时候你很多妄想现前,但是你佛号现前的时候,这些力量都被你压住了,佛号是最大的力量,就可以了。

        不能说没有烦恼,一定有烦恼,但是你佛号是最大的力量,强者先牵。如果你心中的佛号它不是最大的力量,有其它的烦恼比它大,那这件事情就比较麻烦。

        在憨山大师的《念佛法要》说,很多念佛人犯一个毛病,他念佛的时候很专注,从佛堂出来的时候打妄想的时候也很专注。那到临终的时候,佛只听念,妄想只听长,它这两个从来是相安无事的,你念你的佛,我打我的妄想,到临终的时候两个同时现前。

        妄想是熟境界,无始劫来熏习所成,佛号是今生所成,叫生境界,结果妄想把佛号吃掉了,失败了。你好不容易创立的归依境,你相信可以往生,你也发愿一定要往生,但临终的时候心随妄转,被妄想牵走了,在趋向于所归境的时候,中间被贼抓走了。你对贼太包容,你太纵容他了。所以,虽然是带业往生,但是憨山大师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底线,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你要折服它。

        所以这个不乱,你建立一个一心的佛号,你这个佛号要不为烦恼所乱,换句话说你能够调伏烦恼。所以这个不乱是很重要的,不为烦恼所乱,所以你在用功的时候,你不要管说你念多少,重点是你能够调伏烦恼,你就有把握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个人,经常心“动”,就很麻烦![539]

  •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750]

  • 打坐,不要被时间空间的观念困住![1036]

  • 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1520]

  • 正念:就是打掉妄念,让心在当下[1968]

  •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1601]

  • “心平”二字 谈何容易?[1998]

  • 参禅打坐与明心见性​[1532]

  •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1969]

  • 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3361]

  • 九种让心专注的方法[2754]

  • 疫情对我们心理的影响和对治的方法[2971]

  • 菩提心中的佛号[2209]

  • 十二处与十八界[2301]

  • 一定要把心中快乐的影像化掉![2252]

  • 佛号是一个大秘密[2253]

  • 这个境界在没开悟之前必须经过[2447]

  • 当妄想生起的时候,不是马上对治[1716]

  • 老和尚睡着了,还知道别人在打妄想[1898]

  • 学佛是教育自己、纠正自己、调伏自心、觉醒自心[209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