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4]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3]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5]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你为了神通才修行吗?法师给了一个建议
     
    [ 作者: 可祥法师   来自:师父来了   已阅:2829   时间:2020-7-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修行究竟是修的什么?是为当下?还是为未来?修行是达成执念?还是消除执念?是为了断烦恼,引爆潜能开发无尽的大智慧,还是为了最终利益无边的众生?可祥法师曾做客《师父来了》,解答修行的相关问题。

        1.【网友南树下】总听说佛教修行久了就能有神通,师父这是真事吗?那我修多久能得神通 ?应该如何修行?

        可祥法师: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佛教通过禅修确实可以得到神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原始的阿含经典当中以及相关的佛教的论点当中都有记载,通过禅修可以达到神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天耳通,漏尽通。那么一般前面的五通不但是我们佛教的这些阿罗汉,这些圣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其实在印度教的一些婆罗门教他们修行当中也可以达到前面的五通。那么漏尽通是最难的,漏尽通是要断除一切烦恼,要到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通过实践最终能够开悟成佛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神通不是我们修行唯一的一个目的。在原始的阿含经典当中有的罗汉,他开悟了但是他未必有神通。因为神通者因为在禅定方面,他的定力很强,能力很强。有一些阿罗汉在智慧方面很强,照样能够开悟。所以神通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一个目的,但是你通过修行达到神通,这是一个最低的一个标准。但是我们目前也不要轻易的去追求这样一个神通,为了追求有神通,我们把握不好,没有善知识的指点那就非常危险,很容易走火入魔。我们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来践行,来实践来修行。如何来修行的话,我们就是要依照典籍,依照教理,我们渐渐的来修行。比如说诵经、念佛、礼忏、持咒这些法门非常多,最终都能够让我们开启智慧,进入一个非常自在的这样一种境界和状态。

        2.【网友让二货飞】法师,您能介绍一下您是怎么修行的吗?您师父对您的修行如何评价?

        可祥法师:佛教里面修行的法门非常多,我自己主要以阅读大乘典籍,这是我一个方面的修行。比如说诵《金刚经》,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读这些经典当中可以悟到大乘的空观的般若思想,了解诸法空相之理。那么诵读《普门品》可以了解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广大,了解观音菩萨度化众生这一种慈悲心切的这样一个精神和境界。除了诵读经典之外,我自己平时还打坐,打坐、观心;打坐,静心。那么禅修,禅就是静立,静就是止,立就是观。所以禅当中有止和观的意思,止观即定慧,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所以两者非常重要。所以禅修、诵经也是我修行的主要方向之一。我的恩师已经往生了,两位得法恩师也已经往生了,他们在禅修方面和大乘典籍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我从小就受他们的影响,他们说对大乘典籍能够长期坚持的诵读,最终能够体悟到真正的经义。这对我们体悟大乘佛法这样一个核心的思想是有意义的。

        这些老和尚他们都在禅坐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也在他们这样的影响之下,自己主要有空的时候盘起腿来,静静心,盘起腿来念念佛,盘起腿来观照自己的这颗心。那么使自己的身心尽快的得到恢复。在这个高强度的工作之下,我们身心可以得到迅速的恢复,体能可以得到恢复,这个也就是禅修它给我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所以呢,我希望这位网友也不妨在从诵读大乘经典上着手,慢慢的自己观心、打坐,逐渐逐渐的深入开始。

        3.【网友豆腐脑儿配油条】真正修行的人还会有桃花劫吗?师父,您身边会有爱慕者和追求者吗?您都怎么对待?

        可祥法师:这个问题问的非常的有意思,事实上我们这个世间的构造就是男人和女人,那么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与人往来特别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一定要清楚。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不能去做,与自己身份不相衬的事情不能去想。你始终要记住我们自己是个修行人,那么,你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很少,关键就在于你自己。你自己要把自己管好,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不但是这样要求我自己,我同样要求我们身旁的每一位师父,包括跟我学习的一些年轻法师我这样要求他们,一定要把自己管住,一定要知道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弘扬佛法,振兴佛教,度化众生这是我们根本的要务,其他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心量,要放下一切问题,要拿起的就是要为正法久住,我们要多着力,多想办法,多动脑筋,这是我们主要的事情。当你的思想有正念了,你行的是正业,你是正精进,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就没有了。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与自己的道业不相符的事情,自然而然你的干扰就没有了,干扰就少了。所以关键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

        4.【网友惊鸿遍野】能有可以远离情欲、少欲的方法吗?最快的修行方法是什么?请法师告诉我!

        可祥法师:这个问题好办,情欲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发心,就是我们没有发大心,行大愿,所以我们每天做早课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只要发大心愿,这些男女之间的欲望的东西一定会消融掉的。你没有高的欲望你上不了三层楼,你在一层楼的时候你的欲望是非常低级的。所以佛教里面有一个叫善法义,我们力求佛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善法义,对不对?我们这些欲望,一些低级的欲望就可以得到屏蔽或者消融和消解,我希望这位网友如果有心学佛就要立大愿,发菩提心,你一些儿女情长,男女之欲,我相信很快可以得到消融和消解。

        修行是佛门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所谓修行,修就是修正,行就是实行,也就是实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么修行,从《俱舍论》来讲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无余修,即专修,专修一个法门,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第二个叫无间修,就是要勇猛精进没有间断地修行。第三个方面就叫长期修,像菩萨一样历三劫而不断,度化众生不疲劳。第四个方面就是尊重修,即恭敬修,恭敬佛所说一切法,佛陀为我们开示的一些法门,我们在恭敬中实践修行。简而言之,我们的修行最终要围绕到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858]

  • 生活禅的性格[817]

  • 佛教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823]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56]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1179]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1471]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853]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589]

  • 明海大和尚:开悟的体验[1899]

  • 开悟,其实是变得平凡[1361]

  •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2307]

  • 不破参之前为什么不能住山闭关?禅宗三关深度解读[3032]

  •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2044]

  •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1760]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1850]

  • 什么是开悟?开悟的征兆是什么?[2370]

  • 我们只看见祖师开悟 没看见祖师行持![2397]

  • 说话不急不慢、吃饭不咸不淡……禅就在简单生活处![2377]

  •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3379]

  • 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365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