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情感却越来越淡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在困难的情况下,人心能汇聚,但在宽松的经济条件下,人心却散了。经济发展了,面对家庭的种种经济关系,人心产生了变化。在困难时期为了共渡难关,亲情是很好的粘贴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变化,现实主义占了上头。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家庭成员不但长相不同,世界观也会不同,而不同的世界观会产生不同的对亲情和其他事物的看法。如今,兄弟翻脸、父子打架、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来等等的事情司空见惯。亲情本来是人类情感中最稳固、最丰富的,然而也开始产生了危机。
社会开放程度越高,人们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在社会各种经济、情感和地位的诱惑下,被视为最神圣的情感也变得不堪一击。谈恋爱的人会被种种危机感所包围:夫妻各奔东西,离婚率越来越高,因爱成恨引发命案也为数不少。
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梁山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均可谓是友情最极致的发挥。但是现在的友情有点变味,能真心相对的朋友能有多少?利益变成了友情的代名词。以利益为目标的友情使得友情变得淡漠,一旦利益分散或无利可图,大家就作鸟兽散甚至互相踩踏。
人是有情众生,是有情感的。人从哪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是一个链条,彼此套在一起。爱是自私的,爱是痛苦的,它是一个人暂时占有欲的满足。就像一个人爱唱歌,爱跳舞,但是他不能蹦蹦跳跳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暂时的感官刺激的满足。就像人身上痒,他用指甲挠一挠,感觉很舒服、很快乐。如果一个人不痒,那么他就不会挠。
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中不能自拔,那将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