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7]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5]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不可不读的佛经:《金刚经》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25   时间:2020-10-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10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身处在高速发展、节奏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听到佛法、诵读佛经,并且按照佛所说的去修行,是不容易的事。我们并不清楚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与佛法相遇,继而生起深信,在生活中的点滴中去践行佛法。

        佛经是佛陀留给我们的法宝,正如《三皈依文》所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当我们能够见到佛经、听闻佛法,并且接受佛陀的教导,就要努力精进,不会再悖离佛法,而要深入经藏,接受佛陀的教法,学习用大海般广阔的智慧,来破除我执烦恼。

        读经不仅可以成长自我,还能发挥教化、弘法的功能,是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门。据说,六祖慧能出家之前,就是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若有所悟而决定出家求道。后来到湖北黄梅见五祖弘忍,听五祖讲《金刚经》,再听到这句话而豁然大悟。

        《金刚经》受到汉传佛教长久普遍的重视,是一部深入中国,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部经典。今天,我们做简短介绍,看看《金刚经》到底说了些什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流传最广的译本。

        《金刚经》是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先是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乞到食物回到本处,用饭完毕后。经由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的请法,而为大众所说的法。

        须菩提长老询问世尊,“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可以说《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回答须菩提长老的提问,教导降伏内心的重要性和方法。《金刚经》阐释了般若智慧,就如同金刚一般坚固,能破除一切烦恼,而不受任何影响。《金刚经》中的般若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

        《金刚经》的经文,句句是宝,妙意尽藏。句句说理说修,句句都可贯通全经,随拈一句体悟,皆可由此悟道。禅者视其为修心的旨要,开悟的钥匙。

        《金刚经》主要是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宗,展开探讨,以种种譬喻、因缘、本生等故事为证据,说明“离相伏心”、“无住生心”的般若妙用,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

        “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祛除执着,不仅是对于外在世界的执着,更有对于自我的执着,做到心中没有主观的存在,也没有客观的事物,回到本来清净的状态。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如何降伏烦恼呢?学习《金刚经》,我们就可以得到降伏烦恼的方法。

        《金刚经》同样非常重视布施、持戒等实修功课,持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就是对于菩萨道的积极实践。佛陀在经中结示受持、读诵、演说、流布此经的种种福德,胜于“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的福德。而流布此经的最佳方式在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金刚经:一生修行,八颗心前行[324]

  •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526]

  • 随相而离相[516]

  • 不识相!这三个字说到根儿上了[737]

  • 南怀瑾:《金刚经》里的三大智慧,让你人生通达[902]

  • 《金刚经》的智慧: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颗心[1532]

  • 《金刚经》的生活实践[1818]

  • 5000多字的《金刚经》,为什么反复解释这2个字?[1803]

  • 解读《金刚经》·第六讲[2045]

  • 《金刚经》与真心的妙用[1488]

  • 解读《金刚经》·第四讲[1889]

  •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1923]

  • 《金刚经》揭秘了八大生命真相!越早知道越好[2462]

  • 金刚经与禅宗[4340]

  • 金刚经解决什么?[3316]

  • 七处征心与十番显见[2406]

  • 《金刚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2607]

  • 初学佛者,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2425]

  • 《金刚经》释疑[2077]

  •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226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