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60]

  • 做人,不能太飘[109]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9]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0]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古来闻一句法都很难,为什么开悟的人多?
     
    [ 作者: 梦参老和尚   来自:网络   已阅:2207   时间:2020-11-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11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现在我们学戒,大概大家都是从戒学开始学起的,那你们是怎样学的呢?

        吃饭、穿衣、排泄大小便、睡觉,你们是都可以开悟的,这都是在修行当中。

        你们作这个观想了吗?咱们在吃饭的时候,大家念念吃饭的偈子,这里有普贤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所教授我们的修行方法,你真正去观想了吗?

        我每天跟我们这些男众弟子说:佛菩萨给我们安排、教授我们的方法,随时你都可以开悟的,并不是要听到很多,而是听了要去做。

        古来闻一句法都是很难的。

        在我小的时候,我看见哪个法师在讲经,就自己筹备听经的粮食,到常住讲经的地方去,把粮食交了,还要交很多现金,常住才挂你的单。那时听经真的是很难的。

        在明朝三昧老和尚讲经的时候,见月律师从云南到南京来听三昧老和尚讲经,结果没听到,老和尚上五台山了。他又从南京赶到五台山,可老和尚又回南京了。

        他就来回地奔波,就是想听经,但没有听到。

        等他一遇到时,一听他就开悟了。咱们现在是知道得很多,而做得很少,这怎能了生死、怎能断烦恼呢?

        古时人每知道一句有益的话,他就要把它做到。

        咱们看看那些古大德们,他们是积累起来的。咱们现在没有这个善根,那咱们怎么办呢?

        咱们要从现在就开始积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自然就了生死了。咱们只是看见祖师开悟,没有看见祖师行持。

        达摩祖师在少林、就是现在的嵩山少林修行,二祖慧可大师求见他,求他开示。

        二祖慧可大师学得很深,明白的道理相当多,但是他请达摩祖师给他开示。

        大家都知道“立雪断臂”,他跪在雪堆里,外头下着大雪,达摩祖师在里头坐着,根本就不理他,三天三夜。

        达摩祖师说:你来干什么?

        慧可说:我向祖师求法。达摩祖师就说:你轻心、慢心。也就是说,你是抱着一个轻心、慢心来求法的。

        慧可大师感觉很受触动,就拔出那个戒刀——那时和尚都带戒刀,带着有刀,一者防身,二者为持戒,就在雪地里头,把他自己的膀臂给砍断了。

        你说砍个膀臂痛不痛?很痛,痛得他心里忍受不住,他就求初祖给他安心。

        他说:我心里很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好,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二祖大师到处找心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着我的心了。

        达摩祖师就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

        我给你安心已经安完了,二祖当下就开悟了。

        开了悟了就不痛了,因为这个不是他,开了悟这个身体就像是一个世界,而他又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二祖就是这样成道的。

        大家如果理解他们的所做,就像我刚才说过的六祖参五祖、二祖参初祖,这都是不立文字的。

        现在我们再讲讲立文字的这些大师,玄奘法师他的门下、鸠摩罗什法师他的门下,都是以文字而入道的,翻译经卷时,都是闻一而知十、听一法就知道十法。

        不论从学教、从禅宗,我们诸位道友是怎么认识的?能不能闻一而知十呢?今天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先认识自己。

        在我们这里头出家的,我知道有的已经一二十年了,我看见几位老道友都是一二十年的。

        你们每天吃饭穿衣都在干什么?敢说我在修道、念念不忘地在修道?

        如果不欺骗的话,能有几位呢?又有哪位能够说我在出家之后,我心里头就没有离开过道、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受戒的时候所发的菩提心?

        我们每位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你受戒的时候、在你出家的时候,你的师父一定会教你发菩提心的。

        你自己可以回忆一下,你发完了菩提心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

        你认识不认识自己发过的菩提心呢?恐怕十个就有十个是不认识的。

        在你受戒的时候,因为咱们中土和有些地方不同,一出家都是大乘根机,你一出家受戒,就是发菩提心了。

        你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你的师父已经教你发了菩提心了。

        你发了菩提心来学戒的,因此你不是一般的。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每天你自己检查一遍;或者是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出家这么多年了——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乃至二十年也好,在你检查当中,就想为什么我的心还不能入道呢?

        这是有两种原因的:一种现世的业,你今生造了很多的业;一种是过去的业障住了,障住了你的那个智慧,光明就显现不出来了。

        当你这一检查,你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哪些是不在道的,心里头离开了你发心时的愿望,那么这一天你会记得很牢;今天做得不好,自己就会很惭愧,明天我要开始好好地去做。

        我跟大家说的这个方法,是绝对的开智慧,就是要自己每天检查,我今天在心里做了哪些错误的事,检查我的心有哪些念头是不对的、又有哪些念头是很好的。

        只要你听师父的话,照着去修行就好了。因为师父的话是听佛说的,咱们大家都是佛弟子,都要照佛教导我们的去做才行。

        大家都要求开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经知道得很多了,我们每位道友,你并不是无知,并不是非要听老师讲、听他讲才知道,而是你们已知道得很多了。

        缺乏什么?是没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么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脱不了。

        你自己不去检查自己;看见自己的过,不但不承认,还给自己的过打掩护,自己先原谅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么能学圣人呢?”就这样过去了。

        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么都遮了。

        现在还有句口头禅,说什么“我业障很重”。真的是这样吗?

        我刚才跟我们男众弟子说:如果感觉你业障很重,那你一天从早到晚你就应该修行,你就要检查检查你在想些什么——连自己都不敢去检查自己。

        如果你真的从早晨到晚上没有二念、没离开过三宝,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不会动念的,世间相你不会贪爱的。那才是真正地自己认识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309]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437]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629]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480]

  • 中国文化像一条龙,而禅为这条龙点了“睛”[740]

  • 三个人,开启了中国禅宗乘风破浪千余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859]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76]

  • 明海大和尚:开悟的体验[1242]

  • 开悟,其实是变得平凡[911]

  •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1665]

  • 这样能帮助你看得破、放得下,活得愉快一点[1103]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上)[1416]

  • 梦参老和尚: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1624]

  • 不破参之前为什么不能住山闭关?禅宗三关深度解读[2171]

  •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1737]

  • 梦参老和尚:逆境是当头棒,顺境叫脑后针[1562]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1529]

  • 什么是烦恼?等你找到了,烦恼没有了[2002]

  • 转化你骄慢、愚痴、贪恋的心[1739]

  • 什么是开悟?开悟的征兆是什么?[193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