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很多抑郁症患者最后通过宗教来帮助自己疗愈,中国佛教尤其受国人尊重。那么,为何佛教可以帮助多年无法走出抑郁的患者得到帮助甚至疗愈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佛学与心理学的相通之处
佛教和心理学的相通之处,都是在关注“心”,在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佛教的起源,也是当初佛陀释迦摩尼遇到了一些不解的困惑,走上了修行之路;而抑郁症患者在痛苦中寻找解决之道的历程无疑也是一场修行。
从形式上,佛学修行的方式诸如禅修、内观、动中禅等与心理咨询或治疗技术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佛教中讲因果轮回,比如你当下的问题是你过去甚至前世造成的。
而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其实也是在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认为我们当下的问题是早年甚至童年造成的问题压抑在了潜意识中。
所以,精神分析和佛教都在讲因果,这也是有相似的地方。
02 很多心理咨询技术借鉴了佛学观点
从心理学的历史来看,心理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科学。当下很多心理学家借鉴了佛学观点。
比如荣格(荣格人格心理分析创始人)、 森田正马(森田疗法创始人) 、卡巴金(正念疗法创始人),都或多或少借鉴了佛学的观点,自己创新了一套心理学理论。
03 佛学的目标和心理咨询目标有类似
佛教徒修行的目的,大多希望自己可以明心见性,甚至成佛。从佛学的经文来看,其实每个人的内在都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有佛性,只不过被我们的一些偏见或者小我所蒙蔽了而已。
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更多的是要让我们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其实这一点和佛教有所类似,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我们一点点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
所以,佛学某种程度也可以帮助我们疗愈和认识自己。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陷入思维困境,自己看不清自己,而很多人认真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开始一点点明白自己的问题,甚至逐渐生出自我疗愈力,这就是佛教带给抑郁症患者的帮助。
04 佛教鼓励与痛苦共存
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未患病之前,经常会执着某件事情而不能自拔,比如失恋了,自己天天非要把对象追回来,如果追不回来就生活不下去。
在这样的我执面前,抑郁症油然而生。
佛教鼓励人们学会平等看待任何事任何物,包括我们的情绪。佛学讲人们遇到痛苦的时候,要学会明白无常,任何情绪来了自然会去,痛苦和倒霉事终究会转化。当我们可以接纳痛苦,痛苦便不再会更加严重地影响我们。
这一点其实和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观点尤其像。森田疗法鼓励人们面对痛苦要直面它,不逃避,不评判,不分析,这个观点和佛学非常类似。
当我们可以做到不去排斥痛苦,与痛苦共存,痛苦也就不会变得更加痛苦,我们也就得到了更大解脱。
05 佛教就像一个容器帮助抑郁症患者承载压力
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佛陀面前会把佛陀理想化,其实这一点就具有疗愈作用。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需要一个情绪垃圾桶,帮助他们承载自己的负性情绪能量。除了心理咨询师之外,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样一个好的倾听者。
这时你去拜佛或者学佛的过程中,佛陀或法师可以充当你的理想化“倾听者”或“情绪垃圾桶”,有这样一个客体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疗愈作用。
06 佛教有针对抑郁症的理论解释
佛教认为,重性抑郁症本身并非一种“精神痛苦”(即烦恼),而是由于欲望、敌意和妄想等烦恼引发的症状。
所有烦恼都具有扰乱心态平衡并导致有害行为、进而对自他造成伤害的特征。
佛教的修行——包括戒律、禅定和智慧——就是为了根除这些导致人类苦难的真正原因。
以佛法纵观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心理烦恼,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五盖”或“五障碍”在这当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五盖”包括:
贪爱、执著由财富、权力和名誉等带来的快乐;
嗔恨;睡眠和昏沉;
掉举和恶作;
犹豫怀疑。
佛陀宣称:“只要这五障未被清除,修行人就将之视为负债、疾病缠身、被监禁、身为奴隶和荒野的道路”(《沙门果经》)。
这显然是在描述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也显示了佛教世界观的一个基本、鲜明的特点,即认为易受五盖遮蔽的心灵虽属正常,但却不健康。
源自五盖任一者的抑郁症,可间接通过受持基于非暴力和慈悲的戒律而得以减轻,也可以直接通过禅定或集中注意力而得以平息。
通过正念和内省的禅定训练,一个人可以学会克服惯性的消极思维倾向,并获得身心轻松自在,注意力也更加稳定清晰。如果同时在内心培养崇高的慈、悲、喜、舍(即平等心)四无量心,则禅修练习的疗效会更佳。
佛祖曾说修行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数多),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我们解决问题所适合的方法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
针对心理疾病,心理专家或医生,通常会建议先去正规医院就医为好。
佛家则更强调从业因果的角度来思考和践行。承认疾病是自己需要承担的果,不怨天尤人,正视和接纳它。然后广行善事,比如放生、诵经、帮助他人等,积累福报资粮,从而让慈悲和智慧生起,疾病自然能够疗愈。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