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的心念:宇宙唯一的创造法则[110]

  • 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106]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100]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45]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73]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62]

  •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143]

  •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替你撑伞[126]

  • 邂逅秋,邂逅美好[13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50]

  • 有一种风雅,是茶名[112]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如何才能不退转?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01   时间:2021-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月6日  佛学研究网

        大家都听过佛教一句俗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来越远了。佛法的道理与普通的心理也是一样的。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皈依三宝要全心全意

        很多学佛人把皈依三宝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认为不皈依也能学佛,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诚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皈依三宝,是发心学佛的第一步,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我们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否则,始终只是在学佛的门外徘徊,最终也难以有所成就。

        另外,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发心皈依,但我只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行不行?

        这肯定也是不可以的。所谓三宝弟子,佛法僧三宝是一个整体,缺一个就不是完整的三宝。没有僧宝,佛宝法宝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人依法悟,法赖僧传。我们今天还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与僧宝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恭敬佛宝、恭敬法宝的同时,也应该恭敬僧宝。

        所以在家信众,在学佛修行中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作为我们学习佛法、觉悟人生的新起点,让我们成为正式的佛弟子,走上解脱的道路。

        日常功课要坚持精进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哎呀,今天事情太多了,忙碌了一整天,修行的功课就少做一点,差不多就可以了,等有时间再补上,相信应该也不会有影响的。”然后收拾收拾就休息了,第二天遇到忙碌的工作时,就用同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我们平时学习,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学佛修行也是一样,我们在诵经念佛的时候,要把每天的功课定时定量,比如一天诵经多长时间,念多少声佛等等。千万不能将就,想着今天空闲时间多,就多做一些;明天忙就少做点或者甚至一点也不做。

        时光不待人,所以《法句经·无常品》中说: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学佛修行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最重要是坚持,千万不能将就,在种种借口下怠惰和延宕。发下修行的愿后,同时还要经常自己监督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困难,每天的修行都不能落下。不然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逐渐就会退转和懈怠了。

        学佛持戒要严格要求自己

        可能还会有很多学佛人认为,学佛修行只要“心诚”就可以,而种种的戒律只是辅助修行的工具,虽然受了“戒”,但偶尔犯一下也无伤大雅,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影响,可能还会这样安慰自己:佛菩萨那么慈悲,犯这么一点小错,应该不会怪罪我的。”

        《华严经》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戒律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也是佛法长住世间的根本。

        戒律不是用来衡量他人的标尺,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检视自我的行为规范。对于刚刚皈依的在家居士来说,可按照各人意愿决定是否受戒。作为一个佛弟子,不管想不想受戒,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应当把五戒当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但一旦受持戒律,就要在生活中处处按照戒律严格要求自己,以戒为师,千万不要把戒律当作是可有可无的规矩,觉得偶尔犯一次戒也无所谓。一旦犯了戒,就要发心虔诚忏悔,并保证永不再犯。能够受持戒律的人,才有办法脱离贪瞋痴的控制,享有身心上真正的自由。

        人生短暂

        学佛修行千万不要“讨价还价”,对自己放纵、妥协,我们学佛要时时刻刻把佛菩萨的教诲,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佛菩萨的言传身教去践行,努力完善自我人格,最终走向解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想要安乐自在,推荐你这么做[315]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82]

  •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1032]

  • 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975]

  • 有多少人,败给了“慢马定律”?[1346]

  • 人生短暂,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1591]

  •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1861]

  • 最正确的生活方式:身勤,心善,气和[1944]

  • 当心,别陷入现代人的第九种无暇![1809]

  • 当代学佛人不得力的几种原因?[3398]

  • “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1989]

  • “六道”远吗?不,近在眼前[2815]

  • 除烦恼、断执着,从持戒开始 ![2563]

  • 学佛是一种迫切与精进,而不是一种勉强与逃避[3967]

  • 学了很长时间佛法,竟然不是正信居士[3045]

  •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2967]

  • 明明是个普通人,为什么也可以被称为“菩萨”?[2707]

  • 学佛第一课 为什么要信佛?怎么信?[2183]

  • 虚云老和尚: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乡[2298]

  • 年青人学佛修行要注意这四点[243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