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4]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一次性和你说清楚,到底啥是“闭关”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068   时间:2021-3-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3月4日  佛学研究网

       “闭关”一词,佛弟子都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闭关?闭关有哪些仪式?人人都可以闭关吗?诸如此类的疑问,很多人都有。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搞清楚。

        1 什么是闭关
     

        闭关,即闭居修养道业。在《禅余内集》中记载:“闭关守寂。”又载:“闭关学道。”指在一定期间内,在某一场所所作的闭门修持或研学。

        一般而言,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且素食、禁语。故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护等事,称为护关。在必要时亦可破例(如生病就医、修持发生问题须请示善知识等),而特殊性的闭关(如闭生死关)则另有规定。

        闭关之期限,依个人所修之不同目标而有差异,有仅七日之短期方便关,亦有长达数十年,甚或不证悟则永不出关者。

        闭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可能渊源于早期长期洞窟修炼。《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闭关,不一定是单独地个人修持。例如:释迦时代的结夏安居,中国禅林的冬、夏两季禅期,是集合许多人共同修行的。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都是集合六、七人或数十人共同结坛而修的。

        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有一定的开悟境界,才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

        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

        2 闭关仪式

        在寺院中,闭关是大事,会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

        寺院的僧人会集中在大殿,维那师举香赞,而后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大悲咒》三遍,《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唱观音赞“菩萨号圆通”;

        关主(闭关的人)行十方礼,感谢大众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萨加持。接着,唱“观音菩萨妙难酬”八句偈;

        大众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每人拿一枝香,送“关主”到关房前。关房前预设香桌。

        方丈和尚、关主拈香,接着敲引磬三阵,方丈说法,说明闭关的重要意义,劝关主能珍惜这殊胜的因缘,在关中努力修行。说法后,和尚说“请”,关主进门时,回首礼谢大众,三拜关门,大众回大殿念回向偈。

        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来祝贺,并且有很多信徒来供养关主。

        首先由客堂挂“启关牌”通知大众,大众在听到午梆后齐集大殿,唱香赞,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接着念“天上天下无如佛”四句偈。

        大众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到关房前,悦众敲引磬三阵,方丈和尚说法,说毕,和尚用“如意”一击关锁,喊“开”,关主出关后,随方丈到大殿念回向谒,再拈香上供。

        上完供后,关主在大殿中礼谢大众。

        3 妙江法师说“闭关”

        人家已经修到一定程度,再去闭关静心专研一下,通过这个环境去净化一下,以达到和大自然更接近,跟清净法身更接近一些,那才是闭关的真正目的。

        这会儿人和古时候闭关正好相反了,没达到人家那个程度,就去闭关了。人家进去闭关是去了断烦恼,现在人闭关是增加烦恼去了。

        人家是快熟了加一把火就彻悟了,这会儿人是还没修啥呢就赶快加把火去,火大了进去就焦了:在外头本身就挺骄傲了,再进去闭上两年关那就更傲了!

        过去做啥事是给自己做,叫龙天看;这会是给社会人看:看我闭了关,看我多精进。

        就像那个朝山,三步一拜,越人多越拜。过去是躲开人拜呢,这会儿是越人多越拜,现在人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和拜山的真实意义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我要拜山啦,你们都让开!”

        你拜山和我有啥相干?我走我的路,关你啥事?这是断烦恼还是增加烦恼呢?半夜12点没人的时候咋不拜?人越多你越拜。

        这就是一种外道:外道外道,心外求道,心外求道就是外道。这会儿有些人是举着牌子,扛着大旗拜山,就怕人不知道呢,这和拜山敬佛有啥关系呢?

        闭关修行能够放下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须具备许多因缘条件,一者闭关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随喜赞叹所有闭关修行的法师和居士们!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不反弹”,一个人的人生就自然地顺了。[352]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598]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661]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1027]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614]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109]

  • 明海大和尚:开悟的体验[1467]

  • 开悟,其实是变得平凡[1051]

  •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1949]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1816]

  • 不破参之前为什么不能住山闭关?禅宗三关深度解读[2460]

  •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1833]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1647]

  • 今日腊八,藏着一个伟大的人生寓言:当释迦牟尼遇到王阳明[1970]

  • 禅宗与禅定之间[2574]

  • 什么是开悟?开悟的征兆是什么?[2088]

  • 当禅师遇见老虎抢食羊羔……[2251]

  • 我们只看见祖师开悟 没看见祖师行持![2249]

  • 说话不急不慢、吃饭不咸不淡……禅就在简单生活处![2181]

  • “禅定”是端坐不动、什么都不想的放空自我吗?[237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