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20]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7]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9]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5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只看你是否认得出来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730   时间:2021-3-15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3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在中国,很多老百姓在遭遇困境时,会下意识地呼唤,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你一定也不陌生,但关于观世音菩萨,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一起看下吧!

        观世音的含义

        观世音菩萨,云何名为“观世音”,在世间观众生的音声,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修持耳根圆通法门而悟道,故名“观世音”;而在民间则普遍称为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名号全称比较长,“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大慈”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拨除一切众生苦。

        在玄奘法师所译的经文中,又被译作“观自在菩萨”,例如《心经》中开篇即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因修行耳根圆通法门而成就,观世音菩萨也被称为“圆通大士”或“观音大士”。

        佛门中有三个观世音菩萨的纪念日:二月十九 ,观音菩萨诞辰吉日、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吉日、九月十九 观音菩萨出家吉日,佛教寺院都会举行隆重的祝圣法会。

        接引净土,倒驾慈航

        其实观音菩萨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但是他不忍众生之苦重返三界,发悲愿心再次示现菩萨身,就像已经到达彼岸的船只,调转头来重回此岸救渡众生,所以叫做“倒驾慈航”。

        除了寻声救苦,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其弘大愿力,建立了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信愿行、如法持念佛号者能得到接引,往生极乐净土继续修行。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再加上大势至菩萨,被合称为“西方三圣”,共同接引发愿往生净土的众生。

        《悲华经》记载,未来当阿弥陀佛入灭后,将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再后由大势至菩萨补处成佛。

        随缘示现,形象多变

        三圣殿里,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居中。 观世音菩萨持柳枝与净瓶,顶上宝冠中有一尊阿弥陀佛,这顶宝冠被称为“化佛冠”,净瓶、柳枝、化佛冠,是辨识观世音菩萨的重要特点。

        大部分人见过的观音菩萨圣像,都是衣袂飘飘、慈悲庄严的女性形象,但是在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中,为什么是有着两撇小胡子的男子形象,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在唐朝以前观世音菩萨圣像,都是以男子的相貌呈现,藏传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也是如此。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度化众生乃是随缘示现,菩萨本身没有所谓男女性别,观音菩萨更是随因缘示现不同形象。

        观世音菩萨度化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只要虔诚持念菩萨名号就寻声而至,以最便于他们接受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心目中这种大慈大悲逐渐与母亲的影子重叠。

        在唐宋之后,其秀美的女性形象便深入人心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十二化身相,杨枝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施药观音等,都普遍为人们所熟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与观世音菩萨有关的经典有很多,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以及《大悲咒》最为著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讲的是观音菩萨以三十二种身份,游化娑婆世间救度众生之事,很多人将此作为每日必诵功课,因诵持此段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感应,在历史上也留下过很多这样的事迹。

        虚云老和尚也嘱咐普通佛弟子,应多多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修学的信心,还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祈福消灾等方面的实际利益。

        《大悲咒》观世音菩萨

        《大悲咒》全称是《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佛经中记载,在过去无量亿劫前,古佛千光王静住如来传授给观世音菩萨这个神咒,观世音菩萨听闻后,他的修证即从初地到达第八地“不动地菩萨”果位。 观世音菩萨心生欢喜,当即发誓“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发下这个大愿之后,果真顿时身上千手千眼应时具足。

        此咒对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有极大帮助,同时也具有极为殊胜的加持力,也是寺院僧众每日早晚课的内容之一。

        观音道场, 海天佛国
     
        据《华严经》记载“于此地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其中“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

        而在中国的舟山群岛中,有一座岛屿形似苍龙卧海。 唐大中年间有梵僧来华,在此岛的洞中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经此处受阻,遂留下佛像,被称为“不肯去观音”。 民国时期孙中山也在此有过一番奇遇,这里正是观音道场——普陀山。

        当我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不妨观想一下,为何观世音菩萨要发如此大愿,诵持观世音菩萨圣号时,也要生起发愿学习他的信心。

        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的一手一眼,都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观音菩萨,成就他人的同时就是成就自身。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情如纸薄,世事如棋新[257]

  • 观世音菩萨留给世人的“三大法宝”,原来近在身边![442]

  •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452]

  • 余生,心静如水,自在随缘[44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768]

  • 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887]

  •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871]

  • 真正“随缘”的人,躺不平[910]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989]

  • 人与人合不合,就一个字![888]

  • 随缘不随便,智者不攀缘![900]

  • 拜观世音菩萨做不到这两点,是非常遗憾的[980]

  • 观世音菩萨的本迹[1034]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1330]

  •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1099]

  • 万事只求半称心[1098]

  •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1285]

  • 人,绝不能让心情生病​[1346]

  • 观世音菩萨的大悲与大智[1583]

  • 观世音菩萨都有哪些常见形象?[155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