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5]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3]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89]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5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佛弟子在世间要完成四个缘,但千万不要攀缘
     
    [ 作者: 静波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047   时间:2021-4-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4月6日  佛学研究网

        该结缘的要结缘,该了缘的要了缘,但是千万不要攀缘。苦苦地去求、去琢磨只会徒生烦恼,快来看静波法师开示,佛弟子在世间要完成四个缘。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菩萨容易当吗?容易。为什么容易啊?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你很欢喜地帮助别人,这就是菩萨戒的三个标准。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你做到了吗?在现实中,有号称受了菩萨戒的人,除了吓唬人、骗人,没有给人信心、希望、欢喜和方便……那么,我告诉你,受菩萨戒是要名实相副!受菩萨戒是要看你的行动,不是看你说的,这个才有意义。

        这样的模范,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1 随缘

        你不能同现实对立、叫板!需要随缘,好事要感恩,坏事当锻炼;能改就去改,能变就去变。

        2 惜缘

        学会珍惜,这是我无量劫来有这个因缘,所以我今天才要面对,如果是逆境,那就是考验。我们今天不要说,“那是我的冤亲债主”,你这样说会造成误会,即使如此的话。要这样想:这是佛菩萨来加持我,来考验我的。

        3 结缘

        不结缘是没有机会的,如果不结缘,你怎么可能有福德因缘呢?

        4 了缘

        我讲完课,就走了,就没有挂碍了。你不要左顾右盼,“有没有人鼓掌、供养我啊?”告诉你:那是挂碍!与佛法的解脱不相应!因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有求皆苦”!因为“心安理得”!

        没有希望!我们做的任何事情,不应该有希望,菩萨就应该是这样的。你是众生的楷模嘛!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他学佛,他就应该是这样的。时间久了,人到无求品自高!

        所以不用到处去宣传,说这人好,那人不好。我想说,什么都不求的人,会有尊严和自在!走路坦荡无畏!这就是自在解脱。

        要不然,那名缰利锁就把你拴住了。如果你爱名,我告诉你,就给你扣一顶帽子,现实中,两个人还要当组长,就是这样嘛。给你铁的手铐,你不干,“我没犯法”;弄个金的,你马上就自动把手伸进去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当然,如果那是我应该得的,而且确确实实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不违背佛教的戒律,可以随缘自在!权当游戏了,无所谓。佛经里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那就是可以结缘,可以惜缘,也可以了缘,那是做佛事的。

        谁能永恒地拥有啊?该结缘的要结缘,该了缘的要了缘,但是千万不要攀缘。攀缘,苦苦地去求、去琢磨,最后麻烦。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静波法师:忍辱,不是让你做缩头乌龟![1194]

  • 长期摆脱不了“厄运”,试试如下方法[1067]

  • 该醒醒了!所为何事竟遭静波法师一记棒喝[1732]

  • 从生死困扰中走出来,这才是我们的归宿[1747]

  •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1886]

  • 选择了信仰就需要面对与担当[1797]

  •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1646]

  • 无论多忙,不要忘记与佛结缘![2204]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2314]

  • 你心里装着什么,就会与什么结缘[3645]

  • 只有践行慈悲和智慧,才能具备解脱或者成佛的资粮[2509]

  • 修行就是让自己不断地可爱起来[1843]

  • 静波法师:这种学佛人,不是被忽悠,就是在糊弄自己[2065]

  • 无我是学佛的方向[2179]

  • 人生有四难 遇到了要好好珍惜[1972]

  • 静波法师:我死的时候会和自己说这四个字[2119]

  • 名校教授谈佛法:世界上没有好运这回事,都是因果效应[2314]

  • 与人结缘,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2336]

  •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1958]

  • 佛教徒如何避免陷入狂热极端[20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