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2]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1]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4]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7]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3]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8]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出离不是让你放下一切,而是放下对一切的执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82   时间:2021-4-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4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我太难了!”

        纷繁的工作、复杂的人际、越来越长的体检单......来自生活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发出慨叹、渴望逃离,而“出离”这一词汇也再次步入人们的视线。

        于是有少年出离“城市”,隐居山林修仙;有素食者出离“肉食”,用绿色充盈身心,有白领出离“奢侈品”,回归简单生活。

        然而这一通操作下来,我们真的“出离”了吗?

        你真的出离了吗?

        ○ 是出离还是逃避?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出离”其实等同于“逃避”,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对待烦恼的不同态度,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对话:

        青年:大师!你收了我吧!

        大师:嗯?为什么想出家呀?

        青年:工作累、身体差、媒体天天毁三观,我想出离,我想解脱!

        大师:噢~那如果每天不干活还有钱花、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你还要出吗?

        青年:呃...这个嘛...

        我们总以为是外在的人、事、物让我们快乐或痛苦,让我们执着而不舍,觉得换一个环境,问题便会解决。这种遇到烦恼不敢面对,下意识想要远离的心态就是“逃避”。

        就像有青年为了免受工作学业的压力背起行囊,隐居山林,等到盘缠用尽又不得不下山归来,这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非出离;或是有些在家居士只知诵经念佛,不管家人孩子,以为自己有出离心,实际却是对家庭责任的逃避。

        其实“痛苦”与“快乐”都是自找的,如果不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就算逃到寺院、逃到极乐净土,也还会有看不惯的事与人,烦恼痛苦依旧如影随形。而改变的方法就是学会“出离”。

        而所谓“出离”,则是在一切境界带来的烦恼面前都不会害怕、不会畏惧,同时,在外境带来的快乐面前也不生起贪恋和执着。

        ○ 是“出离”还是“执著”?

        出离,听起来很抽象,但只要细化为省察自己的身语意,学会觉察、分辨、管理自己的情绪与欲望,也即对治贪嗔痴,便是在努力出离。

        贪,指过度的欲望;嗔,指失控的情绪;痴,指一味的执著。

        有些佛弟子在学佛后确实在努力出离,比如对治自己对“肉食”的欲望,开始尝试吃素;比如对治自己对“名牌、奢侈品”的欲望,开始简朴生活,但有时也会陷入对“出离”的执著。

        比如,吃素以后,开始见不得肉食,甚至对肉食者产生憎恶、厌烦的心理——“我是吃素的,我不要和你们这些吃肉的人一起吃饭!”;

        比如虽然不再追求“名牌”,但对精美的佛经佛像、念珠法器等又生起了执著——“我这串念珠是紫檀木做的哦!”

        这样子的出离并不彻底,无非是从一个笼子钻进了另一个笼子,那真正的出离是什么样的呢?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就像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小伙伴们全神贯注地看着电影,但就算电影再如何精彩,饭点时妈妈的一声“回家吃饭”,便乖乖收心回家。

        真正的出离心也是如此,可以不带犹豫或不舍地放下任何快乐或痛苦的东西,可以走出任何习惯的场景,简单说就是可以放下对一切的执著。

        《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其实心中若无执著,不止无有恐怖,很多烦恼痛苦也自然无从生起。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三句经典佛语,请一定牢记心中![235]

  •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312]

  • 爱自己的十项修炼[421]

  • 人生有三色,和颜悦色、察言观色、不动声色[624]

  • 听从内心的声音,好好爱自己的11个重点![752]

  • 一诚长老:“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这么平凡的道理,你偏偏向远处求[843]

  • 佛说:最大的逃避,是你从不让自己停下来[710]

  •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739]

  • 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这三样东西没有人留得住[1052]

  • 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1047]

  • 你真的理解“随缘”吗?[1271]

  • “现在”“方便”这些词都源于佛教,离了它们,话还能说全乎吗?[2415]

  • 活一份通透,人生就多一份光明[1466]

  •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著[1414]

  • 什么是出离心,请不要误解[1657]

  • 来事不慌 遇事能扛[1783]

  • 放下对外境的执著,就不会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1317]

  • 修行不是要逃避,而是要更勇于面对自己![1361]

  • “福德”和“福报” 的区别[1804]

  • 不留挂碍地去处理每一件事[15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