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8]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教中国漫谈之16.不离不弃
     
    [ 作者: 传喜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783   时间:2021-4-2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4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每天都笼罩在诸佛菩萨的怀抱、龙天善神的喜悦之中,每个人的心就像朵朵莲花开放在天地间,这样子的一番祥瑞景象,似乎又重见了经典当中的场景,佛法在造福人间。

      佛法是心灵的感受与觉悟,如果感受得到,可以不假言语,纵使我很会说,像语言艺术家、文学家,大概也说不到佛法的半个字。所以,佛陀在经典里说,不要说我讲了一辈子佛法,不要说八万四千佛法是我讲的。禅宗里就有这个公案,如果八万四千佛法不是佛说的,你不是谤佛谤法吗?

      你说“法不是佛说的,你诽谤法”,你说“法是佛说的也是诽谤佛”,这两个罪过都很重哦!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佛对法无以复加的赞叹!

      佛法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八万四千法能概括吗?  你能执着这八万四千法中的任何一法吗? 你执着任何一法,都看不到真实的佛法,因为佛法是说之不尽的。任何一法,如果障目的话,你都看不到庐山真面目,这恰是佛的慈悲,要让我们见到真实的佛法。

      请问真实的佛法在哪里?在你那里还是在我这里?欸,在你那里、你的“心”。既然佛法在我这里,我又何必现在佛光晒着,坐在这边听你说呢?为什么佛法在你那里还要听我说呢?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们这样讲好像有点脑筋急转弯,但“曲则全”,转来转去我们就开智慧了,把以前不明白的事情给整明白了。

      石头希迁禅师小时候曾亲近过六祖慧能大师,一天他问:“师父啊,我现在还小,我不懂佛法真谛,如果哪天您圆寂了我还没开悟,我应该找谁去呢?我依止谁呢?”六祖大师说:“寻思去。”

      石头希迁禅师以为是叫他自己去思考,师父果然不久就圆寂了,但他想了三年也不明白“寻思去”。后来他忽然一下知道了:噢!师父是让我找江西青原山的青原行思大师啊!

      他赶快从广东赶到江西去拜见大师。

      青原行思大师见了这个少年,就问他:“你从哪里来。”

      他答:“我从曹溪来。”

      “你那个东西有没带来啊?”

      他答:“我那个东西带来了”。

      “你是到曹溪之前就有呢,还是到曹溪之后才得到的呢?”

      他答:“我到曹溪之前就有。”

      又问:“你既然到曹溪之前就有,为什么还要到曹溪去呢?”就是拜六祖大师啊!

      少年石头希迁禅师就回答:“虽然我去曹溪之前就有,但不去曹溪,我不知道我有。”

      请问今天你们“那个”有没带来,“那个”叫什么?佛性。还可以叫什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真如、法界、般若、空性…… ,那有没丢过?

      如果别人跟你说: 哎哟,你捡了一个佛性。你有没捡到佛性?为什么没有捡到?因为你从来就没有丢过。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因为我们迷失,没有觉悟。佛与众生间是什么关系?众生是迷的佛,佛是觉的众生啊!

      佛是不是神?佛是不是我们杜撰的?佛是不是我们形容的?

      依人格化的佛来说,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叫悉达多,姓乔达摩,祂是真实的历史存在,祂为我们一切众生找到了最伟大的佛性!

      请问我们平时是依着佛性过日子、依着觉悟过日子,还是依着迷惑过日子?我们众生依着迷,就把佛性的“妙体”遮止了,变成了“贪瞋痴”黑暗的心灵状态,就发“身口意”造作了种种有漏的生死恶业。

      但你现在修行也要靠它,所以我师父就引用古德的话说,这个“心”啊,“三点如星相,斜勾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

      糊涂了、不觉悟、愚痴,就做凡夫;如果学佛,觉悟了自己的佛性,你还会不会造恶?你造恶害得到别人吗? 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起坏心害别人的人,首先是害了自己的佛性。害了佛性能解脱吗?你的生命层次就很低级,就落在了生死波涛里。是谁害了我们吗?没有人害我们,是自作自受!是自己害自己处在生命的“迷惑”、“有漏”业的状态,所以呈现了“生死烦恼”。

      你如果依佛性的状态造诸善业,就是光明的生命,你就处在不生不灭的状态,所以就了脱生死,安住在涅槃快乐的世界。什么叫涅槃?痛苦息灭了叫涅槃,不但痛苦息灭了而且其乐无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觉悟的第一步尤其重要。开启人生觉悟的道路要仰仗谁?要仰仗生命中的贵人,指引你正确道路的人,所以石头希迁禅师说:虽然没到曹溪我也有,但我没去曹溪,我不知道我原来就有。

      既然石头希迁已知道: 他没到曹溪就有,他去了曹溪,他已觉悟自己本身那个就是“无智亦无得”的,为什么他还要到江西青原行思禅师面前再拜他的师兄为师呢?

      大家知道,修行人应该亲近善知识,良师益友不可少,讲俗一点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去亲近自己的师兄,在修行道上不能缺少这些助道的因缘。虽然自己的佛性不曾丢失,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恶业是有轻重的。修行已稳操胜券的人,恶业越来越干净了,功德善业越来越增长;一个后进者,一个刚刚修行的人,是要仰仗这样的善知识的提携和策励的,需要这样善知识的熏染和教诲。

      《金刚经》里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有形象吗?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看得见摸得到的,这首诗传唱千古,就包含了这层含义。我们平时忽略这个问题,我们学佛要追求真实义。总的目标是了生脱死,但在趋向解脱的这条道上,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甚至在修行路上更需要谦虚、要忍辱,一种向上的持之以恒的毅力!

      阿弥陀佛成佛多长时间了?阿弥陀佛为什么要站着?为接引我们,“站”在那里“等”了我们十劫了! 可我们还在轮回里!

      反过来说,这世间如果还有一个没有觉悟,还在自己业力的阴影里遭受着生死波涛的颠簸,观音菩萨会不会流泪啊?

      为了我们的解脱,期待我们离苦得乐,观音菩萨流了多少泪啊!

      经典里说,菩萨为了众生所流的泪比大海的水还要多,当我读到这里时,忽然感慨哦,“难怪海水都是咸的呢! ”

      原来都是菩萨的泪啊……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漫谈佛教的斋饭[2889]

  • 漫谈净土与禅[4210]

  • 《楞严经》漫谈[6530]

  • 漫谈汉族僧服[3179]

  •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2230]

  • 佛教中国漫谈之26.驾驭好生命这部车,你就是最大的赢家![228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289]

  • 佛教中国漫谈之24.孔夫子游山“吾无隐乎尔”?[2428]

  • 佛教中国漫谈之23.你破除了“我”,就超越了霍金的困惑![241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2.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215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1.知足常乐 人类修养的必修课[2018]

  • 佛教中国漫谈之20.《金刚经》释疑[1973]

  • 佛教中国漫谈之19.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1855]

  • 佛教中国漫谈之18.出家人就是活着的圣贤文化[225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5.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精神生命[1889]

  • 佛教中国漫谈之14.不要背着“船”走[199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3.生命的接力[1868]

  • 佛教中国漫谈之12.神奇释迦塔 奥妙佛舍利[2022]

  • 佛教中国漫谈之11.生命的驴友[1793]

  • 佛教中国漫谈之10.承担起世界的精神就是大乘精神[14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