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0]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6]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教中国漫谈之21.知足常乐 人类修养的必修课
     
    [ 作者: 传喜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901   时间:2021-5-9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5月9日    佛学研究网

      经济是成熟社会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之一。在当代极大丰富的商品面前,人们的物质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人作为社会基本的生产者,应尽可能地克服内在惰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社会就会越来越富有,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乃至国与国之间,往往因为经济因素,超越了文化、种族的巨大差异,人们友好往来、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是借助经济杠杆,简化复杂的心理噪音,理顺纷乱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手段。经济从微观上可以决定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节奏,宏观上可以调控社会发展的步伐,决定世界前途的兴衰。

      在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今天,当我们沉醉在现代科技成果中,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却对人类的前途忧心忡忡,人类的确面临着很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按照现在的生活方式,仅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就足以使人类在一百年内从地球上消失。

      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变成异常重要的国际议题,纵览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方人生观和离妄求真、法喜禅悦的佛家价值观给人类的继续生存找到了成功的出路。

      现在人类前途的危机是由人心的物欲膨胀造成的,欲海狂澜之后,转而追求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也是人类自身成熟的文明新境界。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中国古训,在新的时代将成为人类修养的必修课。

      当前危机四伏,虽然是经济自身规律偶然触发的,也应该是智者们挽回人类厄运的操纵杆,这样可让人类走上断头台的脚步慢下来,给人类寻求正确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反思和机遇。这种经济现象不仅不是人类的危机,反而成为拯救人类真正危机的圣恩慈手。

      经济杠杆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大同的文化才能构建大同的世界,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不仅涵盖了各种文化精髓,也给当今世界乃至人类未来绘制了普世价值的蓝图。危机会促使更多人坐下来思考更深邃的问题,接受祖先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珍贵财富,这需要有识之士的正面引导!

      先进的科技成果已把我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到底是在修身养性中得到重生,还是在物欲横流中奢靡地死去,这需要人们做出明智果断的抉择。

      对“经济危机”这一现象我们应达成共识: 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无视其可怕后果,这是人类最肤浅的一种做法。人类的幸福不单是由物质决定的,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验和感受。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就会生病”,精神和物质不协调自然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

      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衡已是显而易见,过度膨胀的欲望就是人类生存的陷阱。这的确值得整个人类反省。有时科技的发展只是内在欲望的外显,甚至是铤而走险的一种游戏,愚昧在阻碍着科学的发展,愚昧的科学发展又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道德才是决定人类未来的关键因素。这个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课堂,经济危机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和警醒的大课题。中国古代描绘的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模式,其中并没有现代科技的繁荣,有的只是淡然忘世、躬耕自在的生活美景。这种现象很值得人类反思:地球已养育我们千百万年,在过度膨胀的人类欲望面前,我们还能悠然自在地把人类文明延续到千百万年之后吗?

      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现象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危机,而应该是改变人类生存危机,进而走向合理生存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东方文明复兴的重要契机。

      在我们宝贵的百年人生中,再次寻求生命的真正价值,回眸祖辈的谆谆遗训,面对纷繁的境遇而正襟危坐,于交错的光影中自正性命,把短暂的生命安住于永恒的莲光中,才是对经济危机的正思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漫谈佛教的斋饭[2744]

  • 漫谈净土与禅[3753]

  • 《楞严经》漫谈[5771]

  • 漫谈汉族僧服[2961]

  •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2058]

  • 佛教中国漫谈之26.驾驭好生命这部车,你就是最大的赢家![2119]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137]

  • 佛教中国漫谈之24.孔夫子游山“吾无隐乎尔”?[227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3.你破除了“我”,就超越了霍金的困惑![2257]

  • 佛教中国漫谈之22.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201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0.《金刚经》释疑[1875]

  • 佛教中国漫谈之19.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176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8.出家人就是活着的圣贤文化[2065]

  • 佛教中国漫谈之16.不离不弃[1669]

  • 佛教中国漫谈之15.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精神生命[175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4.不要背着“船”走[1870]

  • 佛教中国漫谈之13.生命的接力[1768]

  • 佛教中国漫谈之12.神奇释迦塔 奥妙佛舍利[189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1.生命的驴友[1680]

  • 佛教中国漫谈之10.承担起世界的精神就是大乘精神[135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