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31]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7]

  • 人生的底线[135]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14]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7]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9]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3]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7]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5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教中国漫谈之23.你破除了“我”,就超越了霍金的困惑!
     
    [ 作者: 传喜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414   时间:2021-5-13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5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像国画,就勾勒几笔,却让人能产生“定”,引发巨大的空间;刚才的那个,敲一下,马上把你灵性空间的门打开,你的心灵就不在凡俗的空间了,引导你进入了灵性空间。

      多优美啊! 我们老祖先厉害吧?很简单、朴素的一样东西,一敲,胜过一曲交响乐,让你很享受、很安定。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艺术。

      维那师父手里拿的那种法器为什么叫“引罄”?是引导你进入这种灵性的境界,它发出的清净声音叫梵音,所以称法器。你说它表达什么意思?没有表达什么意思,这就是最高贵的!

      国画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融会了儒、道、佛等多种思想传统 ,是一种人文艺术。如果不明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理”、“气”的话 ,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深层次中去理解、把握中国绘画的精髓实质的。

      文化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才能形成的。就是真的学佛了也要渐渐调整,学佛是生命中最高贵的一种行为,说到底也是生命中的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佛陀时代,纵然身为奴隶,只要他愿意学佛、跟着佛陀,愿意接受佛陀的教导,佛陀也照样收其为弟子。那时的人们思想纯真,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真谛,然后国王、大臣、平民百姓,大家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聚拢到佛陀的身边来,听佛讲法,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当然还有随时过来的。

      佛陀说话虽然很轻,但佛陀的声音可令整个空气振荡,我们现在用的扩音器还是一个物理现象,佛陀已证悟到正等觉的状态,六十韵音语,那种圆满的声音,非常和雅、美妙,不需要扩音器,三千大千世界每个角落、任何角度,每个人都能很清晰地听到佛陀的声音;由于有这样的语功德,我们的心会生欢喜,更加专注。

      浙江出了一个布袋和尚、一个傅大士,都是弥勒佛的化身。梁武帝得知有个傅大士,听说是弥勒佛的化身,“一个等觉菩萨化现到人间到底有什么奇特?”就把祂请到南京去,特意考验祂。

      那天就召见祂,梁武帝坐在宫殿里,门窗全关起来,不给祂开门,傅大士拿根棍子对着门“一撞”,这一下,四面八方的门窗全部同时打开,梁武帝这才赞叹“不得了”,确确实实是一位等觉菩萨,完全证悟到了十方三世。

      我们现在没有十方三世。我们的现在就是过去,念念生灭,所以孔夫子说: 生命如川流不息啊!不舍昼夜! 史蒂芬· 霍金也发出感叹:人最大的困惑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为什么会有时间和空间的困惑?

      —— 因为有“我”。

      所以,《金刚经》里说,你要证得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时候就突破这个了。

      怎么破除“我”的执着呢?“我”原来是无量劫来业障的一个总集,本身就是“无明惑”所产生的。

      佛经里说,要达到超越时间和空间即无量光无量寿,就要“都摄六根”,即要戒除贪、瞋、痴,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把散乱的、有漏的“因”控制住,然后“定”在那个不生不灭的状态里,即“定”的时候这就是“慧”,“慧”的时候就是“定”,所以叫“定慧等持”。

      霍金对时间、空间的困惑,就是佛教里的“色受想行识”——“行”阴迁流。因为生命有“我”在了,有“我”就有坐标点,有“我”的坐标点后所有外在的一切都是相对法,就会有“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那怎样才能破除“我”这个“坐标点”呢?

      —— 就要破除“身见”,因为身见是形成坐标点的最大因素,我们生下来到现在最粗的就是这个身见 —— 身见就是“我”—— 要超越这个坐标点,就要在里面找“无量光无量寿”。

      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无量光无量寿”,因为祂是超越这个坐标点的,就是说,这个坐标点是一个生灭法。

      佛陀伟大,告诉我们真理!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你超越了生灭,生命才真正发挥到极致! “寂灭为乐”是生命升华到高境界了,十方清净刹土昭示目前,你进入到了高维世界,不仅没有苦、连苦的名字都听不到,没有这些对立、相对的东西。这个极致的生命才是乐的、是无苦之乐,是最快乐的! 这种光明是没有阴影的!

      佛陀之前,也有很多老师,教授各种各样离苦得乐的方法,但没有一个是可以真正离苦得乐的;

      —— 这是佛陀出生后,用祂的整个生命去实践并带给我们的方法!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漫谈佛教的斋饭[2889]

  • 漫谈净土与禅[4210]

  • 《楞严经》漫谈[6530]

  • 漫谈汉族僧服[3179]

  •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2230]

  • 佛教中国漫谈之26.驾驭好生命这部车,你就是最大的赢家![228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289]

  • 佛教中国漫谈之24.孔夫子游山“吾无隐乎尔”?[2428]

  • 佛教中国漫谈之22.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2154]

  • 佛教中国漫谈之21.知足常乐 人类修养的必修课[2018]

  • 佛教中国漫谈之20.《金刚经》释疑[1973]

  • 佛教中国漫谈之19.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1855]

  • 佛教中国漫谈之18.出家人就是活着的圣贤文化[225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6.不离不弃[1783]

  • 佛教中国漫谈之15.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精神生命[1889]

  • 佛教中国漫谈之14.不要背着“船”走[199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3.生命的接力[1868]

  • 佛教中国漫谈之12.神奇释迦塔 奥妙佛舍利[2022]

  • 佛教中国漫谈之11.生命的驴友[1793]

  • 佛教中国漫谈之10.承担起世界的精神就是大乘精神[143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