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1]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姿态越低 境界越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45   时间:2021-6-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6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谦虚处世,是与人为善的涵养,更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智慧。

        01 修为不足,才会张扬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做人应以水为师,把姿态放低,身段放的越低,人的德行越高。

        年少时的曾国藩刚进翰林院,傲气冲天而起,总把自己抬得很高,把别人看得很低,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随着一次次的犯错和悔过,曾国藩从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并总结出“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年少轻狂时,总以为天下事,无可不为;岁月蹉跎后,终感到天下人,力有尽头。

        见识越少,人就越会把自己当回事。太过显山露水,反而更快暴露出自我的肤浅。

        张扬源于浅薄,谦逊基于厚度。主动放低姿态,是一种修行。

        02 放低自己,力量才向你汇聚

        《中庸》中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意思是说地势低的地方才能成就汪洋大海,人的姿态低了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低调处世,并不是委屈求全,而是通过不惹麻烦的方式暗蓄力量,把精力花在正确的地方,寻找机会,蓄力待发。

        林肯出生卑微,即便是他当选了总统,依然有很多人看不起他。

        曾有议员在他就职前态度傲慢地说道:“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说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面对羞辱,林肯反倒是很平静地说道:“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出色。”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之所以能成为美国历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总统,和他能够放低姿态不无关系。

        在我们想方设法地为自己贴标签将自己拔高,生怕别人不认识我们的时候,真正厉害的人却在努力撕掉自己的标签,放低自己,一心寻求自身的突破。

        低调做人,不是自卑,也不是怯懦,他可以让身处高处的你时刻保持清醒。这既是是处世良方,亦是守胜秘诀。

        03 格局变大,姿态自低

        常有人问:“格局是什么?”

        有个生动有趣的回答:“有多大的锅,烙多大的饼,这个‘锅’就是格局。”

        细品之下不难发现,格局大,锅里盛的是修养,是学识,是谈吐。

        格局小,锅里盛的是自负,是不满,是急躁。

        境界高的人,高处立,低处行,能以出世的豁达之心做入世的寻常之事。

        他可以“兼济天下”也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虚怀若谷”包容苍生,也可以“慈悲为怀”感同身受;他不会去攻击、去排斥;相反,是去体谅、去包容。

        当一个人拥有足够大的格局,对世界、对人生自会生出更多敬畏和谦卑之心,姿态也必然越放越低。

        常言道:人生难逃低屋檐,能屈能伸最坦然。

        放低姿态做人,才能看到自身局限性,以更大的心胸接纳世事;默默耕耘,养得根深,生命自能枝繁叶茂。

        有放低自己的勇气,也有无畏向前的底气,方为大境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199]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95]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342]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69]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409]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407]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573]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489]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703]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87]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493]

  • 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是姿态[570]

  • ​说话的最高境界[548]

  •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499]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622]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616]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669]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687]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46]

  •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单[8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