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1]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41]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6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2]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4]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7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6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利他时也要想想自己的动机!
     
    [ 作者: 慈城罗珠堪布   来自:网络   已阅:2179   时间:2021-7-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7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自利和利他是很难区分的,这里就是有误区的。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我在利益众生,其实不是利益,是在利益自己。

        这个很重要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有这种问题。

        我们把利益众生、普度众生天天挂在嘴边,就是我们的口头禅;然后就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利益众生,帮助别人。其实不是。

        这个里面就是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就是因为我要达到一个我自己的目的,然后这个利益众生实际上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手段而已。

        真正最后要做到的不是利益众生,是我自己的一种心愿,就我自己要追求、要得到什么东西。

        然后我的这个方法,在表面上就是利益众生,慈善、帮助别人、救灾救难等等,这些都是手段,不是他的终极的目标,不是终极的,终极的目标在背后。

        背后是什么?就是我自己要达到什么。比如说我去搞慈善,实际上不是搞慈善,实际上不是想帮助别人,而是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个也有的。我们并不是说所有慈善家都是这样—— 当然不是这样,但是这个也不能排除;实际上就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但是这个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就是用慈善这种行为来包装,然后再推出,再推销。这个慈善只是一种包装而已,实际上内涵是什么呢?内涵是我的知名度。

        这是故意的。还有无意当中——比如说我们有些时候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我去做,然后表面上我自己也认为这是利益众生的,因为我要利益众生,所以我要去这么做。但是实际上我静下来仔细地观察的时候,这个根本不是利益众生,就是我自己的某种利益。

        因为这个根,它的基础没有建立在真正地利益众生,就是建立在我自己的一个利益上,如果取消了这个基石、取消了这个基础,那我会去做这个吗?我不做了。

        那这个就是说明这个不是一个单纯的利益众生,这个里面就是有自私自利,而且这个自私自利它是藏得很深的,它是基础。

        所以我们平时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徒都是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问一问自己,我是不是真正地在做利益众生,这里面有没有我自己的自私自利。

        如果我没有自私自利,我自己的某一种利益取消的话,那我还去做这件事情吗?如果还是去做的话,那这个是真正的利益众生了。

        平时我们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这个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所以这个很重要的。

        这是我们自己修行上的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这样子的事情。

        平时我们表面上帮助众生、利益众生等等做得很好的,但是呢,这个背后或者是看不见的地方,有一个东西就是幕后的操作者,不是利益众生。

        是什么呢?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自私自利。

        它就是隐藏在幕后,在幕后操作。然后看到的是什么呢?

        大家看到的就是利益众生;实际上不是利益众生。

        这样子的利益众生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个不是很单纯的、不是很纯洁的,所以这个根本不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这种利益众生,这就是世俗的人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利益众生,要静下来思考。有这样子的成分的,那就是还是干脆就不做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231]

  •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307]

  • 为自己打伞,才不会被雨淋湿[318]

  • 新春福慧|上供三宝,下济众生[418]

  • 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405]

  • 人生的三次觉醒: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542]

  • 定!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被“八风”吹动了[397]

  •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608]

  • 好心态,是治愈生活的良药[611]

  • 用慈悲和利他,成就一份正业[597]

  • 这就是爱的利息[611]

  • 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609]

  • 跋山涉水,只为众生[963]

  • 给人生留一个“缺口”[682]

  • 让人醍醐灌顶的3个人生真相[825]

  • 愿求无上佛道,度脱一切众生[743]

  •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1042]

  •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1037]

  • 什么是朋友?[1091]

  •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118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