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7]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6]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6]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954   时间:2021-7-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

        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

        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 也会招堕。

        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

        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弟子不会意。

        及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弟子赶归。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

        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贫路上被老虎吃掉。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理工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

        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他过去劫中贫穷。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请到我家另供养好饭吧。”

        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世世如意。

        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养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佛座下弟子。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

        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

        一、财施。舍财济贫也;

        二、法施。说法度他也;

        三、无畏施。救人之危难也。

        又: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磐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说了。

        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

        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宏海法师谈观音菩萨的前世今生[386]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56]

  •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1018]

  • 学会使用这三种力量,希望你所愿皆成![764]

  •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1051]

  •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1104]

  • 起心动念,力透宇宙!愿力才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1201]

  • 如何超越生死?汤一介:痛定思痛后我的感悟[1725]

  • 人生五种“力”决定你的命运,第一种就不为人知[1501]

  •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2307]

  • 学会使用这三种力量,你就会所愿皆成[1276]

  • 有多少人,败给了“慢马定律”?[1330]

  • 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1712]

  •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1846]

  • 最正确的生活方式:身勤,心善,气和[1929]

  • “千金良方”,扭转生死[1910]

  • 从生死困扰中走出来,这才是我们的归宿[1960]

  • 当心,别陷入现代人的第九种无暇![1798]

  • 一行禅师:生死只是概念,当下就是奇迹[2448]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关?[190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