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9]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5]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9]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7]

  • 做人,不能太飘[119]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3]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94]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6]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8]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8]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7]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学了很长时间佛法,竟然不是正信居士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740   时间:2021-7-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正信佛教的居士,应具备什么条件呢?《杂阿含经》中讲到,在家居士,应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一起来看具体是什么,再反观我们自身是否具足,应作出哪些调整和改善。

        1 信具足

        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是不必谈的。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难得乐,所以要信仰。

        佛法是由佛说的,佛法是由僧众结集(编辑)、传流、住持、弘扬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为三宝。

        信仰的人们,便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地浸没在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皈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归──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

        2 戒具足

        主要是指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皈依三宝与受持五戒,本不该看做两个阶段的两层意义,如果皈依了三宝而不受持五戒,好比是只向学校登记注册,而不真正去上课求学,那只是种善根而得不到现实的利益。

        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业,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连人天道中的天果位都保不住,岂能解脱生死?

        如果向往出家生活,而又为现实环境所不许,那也不妨于五戒之外,可以另于每月农历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日),受持以一日一夜为期限的八关斋戒。

        如果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这虽不是《阿含经》中的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一事,相似于宣誓,且比宣誓的意义更庄严,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恶性极强的防腐剂。

        3 施具足

        施的内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

        4 闻具足

        持戒、布施是重于福德的培养,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见,并期如理奉行佛法的话,那就必须从闻法入手。

        看经,也是闻法之一,但是,经义博大精深,亲近善知识,往诣塔寺专心听法师的点化讲授,仍是必需。这该是居士进寺院的最大目的。

        5 慧具足

        这是对于真谛的体会或领悟,这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而得的一种实证经验。

        佛陀时代,每对俗人说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闻法而见谛,证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不懂爱就是伤害,真正的爱不是约束、占有和控制[242]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399]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699]

  • 人生幸福的奥秘,不要一味索取,而是学会布施[511]

  •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620]

  • 文殊菩萨的考验[931]

  • 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583]

  • 嘿,可以把你的微笑布施给我吗?[778]

  • 菩萨六度万行,为何“布施”第一?[843]

  • 增长福报的方法,福报增长了,做事才顺利![1595]

  •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1854]

  • 人生,有两种法会使人贫贱,也有两种法会使人富贵[1394]

  • 孩子的福德,胜过学历和分数![1188]

  • 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1670]

  • 最积德的四件事,哪怕做过一件,也会功德无量![1594]

  • 菩萨利益众生的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1299]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关?[1558]

  • “福德”和“福报” 的区别[1812]

  • 你应该知道,“布施”可不是“给”这么简单的事![2180]

  • 欢喜心也是布施[189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