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3]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5]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6]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5]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3]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3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3]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4]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1]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4]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除烦恼、断执着,从持戒开始 !
     
    [ 作者: 达真堪布   来自:网络   已阅:2206   时间:2021-8-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8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一讲戒律,有些人就害怕,“我做不到怎么办?”因而不敢受戒,甚至不敢学佛。

        其实无论你是否受戒,只要造了恶业,就要感受恶报,后果是一样的。

        比如,杀生就要感受下地狱的恶报,下地狱以后很难出来,出来后先要投生为饿鬼、旁生,然后慢慢才有机会投生为人。

        虽然也有直接投生为人的,但是也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欠一条命要还五百条。

        受戒是为了让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么,让你受苦受累。

        你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报,有福报了就有智慧。

        守持戒律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进步快,能快速断除烦恼和习气。

        “我的烦恼有时候很少,但是一遇到对境就不行,习气还是改不了。”你能改得了吗?你也没有受戒,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总是那么马马虎虎的。

        那么多劫积累的烦恼和习气,平时都藏在阿赖耶识中,面对对境的时候自然就出来了,所以你要对付它!什么时候才能对付烦恼习气呢?

        有正知正见、有智慧的时候才能对付邪知邪见,没有邪知邪见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才没有习气。

        先断烦恼障,再断所知障,最后断习气障。“我的习气什么时候才能断掉……”你连烦恼障都没有断,怎么断所知障?更不用说习气障了。

        现在有的人对法的执着特别强,因为烦恼障没有断,所以无法断所知障。断掉了对法的执着是不是无法修行了?不是,断执着是一种修行,断除了执着才有修行。

        有的人又想:对法也不能有执着啊?然后就不修了。这就是把放弃当放下了。

        放弃和放下是两码事,执着和认真是两码事。

        佛菩萨、上师不可能不认真吧?但是他们没有执着心。

        认真是解脱,执着是罪过,你认为自己认真了,实际上是执着,如果你真正认真了就解脱了。

        “我认真了,怎么还不好呢?”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总在乎别人的脸色,人家的脸一黑就动心了,人家的脸一白就乐了。这叫执着!

        哪有这样的修行人?别人脸黑脸白与你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分别心吗?别人脸色好了你就解脱了?不可能所有的人对你都是白脸,也不可能所有的人对你都是黑脸。

        你不执着白脸就没有黑脸,不执着黑脸就没有白脸,你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我对家人、孩子、亲朋好友真好啊!”实际上这是执着,不是认真,你不执着了才有认真。

        我说的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你说的认真是一种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

        你的“认真”给你带来了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一种罪过吗?

        放下和放弃也是一样,“我把家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怎么还不好呢?”不用问,这是放弃。放弃了肯定有烦恼,肯定有痛苦,也是罪过。

        当你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时候,才是真正放下了。不要放弃任何人,不要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大乘佛法能圆融一切,容纳一切,所以大乘佛法里的解脱是究竟的解脱,大乘佛法里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给自己“刹车”[233]

  • 修剪自己[315]

  • 三句经典佛语,请一定牢记心中![279]

  •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339]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275]

  • 爱自己的十项修炼[445]

  • 真正懂得“随喜”的人,一定能少烦恼、多欢喜[477]

  • 睡着了就没烦恼了?你想得倒挺美![416]

  • 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障碍[450]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605]

  •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524]

  • 这段话,足够叫醒所有人[517]

  • 人生有三色,和颜悦色、察言观色、不动声色[637]

  • 你的心,会瓦解一切痛苦和烦恼[614]

  • 看到自己的烦恼,如何从烦恼中解脱?[708]

  • 你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696]

  • 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594]

  • 这六种习气,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教你认识它、对治它![809]

  • 听从内心的声音,好好爱自己的11个重点![781]

  • 所有烦恼,都有解药[83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