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4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134]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4]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55]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3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35]

  • 人生的底线[15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3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4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4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015   时间:2021-10-15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0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和尚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4.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5.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6.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7.悟性如光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8.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9.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0.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1.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12.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3.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14.天堂与地狱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15.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17.心境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18.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开(续1)[4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912]

  •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1152]

  • 禅学与形而上学之别[1418]

  • 禅学之特色[1639]

  •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2207]

  • 拈花微笑——禅学起源[2158]

  • 禅学与学禅[8023]

  • 禅学论“心”画梅参禅[3010]

  • 禅学论“心” 画梅参禅 [何劲松][2930]

  • 禅宗六祖师的禅学及禅法 [卢忠仁][4143]

  • 中日韩三国法师共赴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3873]

  • 宗风永续: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开幕[3206]

  • 禅学论“心” 画梅参禅 [何劲松][3052]

  • 黄檗禅学及其现代意义[4721]

  • 支遁禅学思想的意义[4130]

  • 胡适:中国禅学的拓荒者与建设者 [李衍柱][4604]

  • 禅学中的十个智慧故事[4132]

  • 禅宗戏剧:以戏剧形式弘扬禅学 [黎羌][4669]

  • 星云大师的“禅学”的思想[369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