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7]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3]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59]

  • 做人,不能太飘[10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8]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9]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 作者: 净界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010   时间:2021-10-17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0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慢慢地开展出来。如果一个人老是跟着妄想走,你的生命大概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喜欢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谁也管不住你。一个开始修“首楞严王三昧”的人,是做我该做的事情。比方说:我的功课时间到了,我现在的心情不想拜佛,你不要管你的妄想,把衣搭上去,走到佛堂就去拜佛。当你有一天,发觉你已经慢慢从“我喜欢做什么”,改成“我应该做什么”,恭喜你开始要远离这个恶朋友了,你跟妄想慢慢保持距离了,也表示我们无始的生死业力——十二因缘的力量,开始变轻了。

        你的心态改变,就是你生死业力的改变!

        如果你还是活得很情绪化,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你一辈子就是生死凡夫,你来生还是生死凡夫,修再大的福报都没有用。所以,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会让你理性的智慧开始加强——“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虽然心中起妄想,但不随妄想去。

        倓虚老和尚他也有修天台“空假中”一心三观。有一次,他身上长了一个疮,医生帮他开刀的时候,痛得唉唉叫。弟子说:“师父啊!你修空假中三观,正念要提起来啊!”倓虚老和尚回答说:“我有啊!我叫归叫,我内心里面还是很清楚啊!”因为这个“叫”是直觉,它是一种感受。

        在佛法中,并不对治感受,因为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感受是不能控制的。好比说你用针刺我,这种“痛”的感受,是没办法对治的,那是“业报”。但是这样的感受,产生什么“想法”,这个“想法”就可以对治了。“色阴”及“受阴”都不能对治,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但是到了“想阴”,你就要去主导了。

        所以,这个“佛”字,表示你心中开始依止智慧来做事,而不是依止感觉来做事,你已经不再跟着感觉走了!

        当我们从真如本性,发起了无量无边的大悲妙用时,心中没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碍。“数”就是限制或者障碍。一个自我意识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内心是刚强的;安住在真如的人,他的内心清净调柔,是调柔相,就像忏公师父常说的“该怎么做好,就怎么做”,他没有那种坚固的执着,就是“妙用无穷,不堕诸数”这句话。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89]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272]

  • 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究竟啥意思?有何讲究?[215]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309]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976]

  • 如何增长智慧?如何预防魔事?如何降伏烦恼?快读《宝积经》![355]

  • 说话的智慧:觉者说法的次第[383]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351]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408]

  • 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437]

  • 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432]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695]

  • 人最大的智慧,是要有自知之明[633]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572]

  • "活着,为了什么?" 聆听四位大师的领悟[698]

  • 楼宇烈: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没文化了……[769]

  • 智慧的念佛法[639]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077]

  • 正确使用好自己的身体,就能“复归于明”[641]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68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