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20]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9]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21]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3]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2]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别再被“种草”了,你该拔掉心里这棵名为“贪欲”的草!
     
    [ 作者: 圣严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100   时间:2021-11-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1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种草”,意思即受他人分享推荐,或自己根据外界信息对某事物产生了怦然心动的感觉。“拔草”的快乐,只有“剁手”的痛才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贪欲种了草,从而滋生出不必要的苦恼。怎样才能从中解脱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贪欲”这棵草,才能更好的将其拔除。

        1 啥是“贪”

        凡是“想要”的超过“需要”时,就是贪。若能生活简朴、减少欲望,心便不会随着物欲而起伏不定。

        在佛经上,“贪”有好多不同的说法,譬如它又叫做“欲”,也就是希望、追求、渴求的意思。

        人到底希望什么?又渴求什么呢?人在身心的需求上,最主要的不外是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眼睛贪好看的、耳朵贪美声、鼻子贪香、舌头贪好味、身体贪接触的舒适感。

        但是,人本来就不能不吃饭、不睡觉,眼睛不能不看,耳朵也不能不听。所以,贪是指我们过分的要求,就如我常跟弟子们说的:“得到需要的东西不是贪,想获得不需要的就是贪了。”实际上,人们真正的需要并不多,譬如我们睡觉只需要一个床铺,吃饭只要吃饱就够了……可是人仍然想要追求、获得很多东西,为什么人会这么贪得无厌呢?这和人的心理有关。

        人的心理有一种想永远据为己有的欲望,因为一般人想要贪着的东西都是不能永远保有的,但是当拥有以后又开始担心会失去。以金钱为例,我们日常所需的花费并不多,但是一般人总是害怕得到的金钱很快就会用完,所以希望财产能够愈积愈多,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变得贪得无厌。

        2 “贪心”的过患

        贪心的人就像一只爬在结满果实的桃树上的猴子,它看到满树饱满欲滴的桃子,每一颗都想吃,结果摘了一个往手里放,又摘两个夹在腋下;摘到最后,不但一颗桃子都没有吃到,还把自己累死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贪心带来的许多烦恼给累死了。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人并不仅是对财物贪着,对很多东西也都是贪得无厌地追求、争取。人和人之间很多的磨擦和不协调,也都是因此而起的。所以,贪心不仅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会为社会、自然带来灾难。

        3 鉴别方法

        本来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并不多,如果是在个人的需要之外,为全体大众的需要考虑,这就不叫做贪,譬如希望大众能够有衣服穿、有车子坐、有房子可住,为社会众生造福,就不叫做贪。

        因此,我们除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外,不可要得太多。适可而止需要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自己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377]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455]

  • 学会给自己“刹车”[484]

  • 修剪自己[529]

  • 公案:我不会佛法[728]

  • 给生活做减法,给生命做加法[825]

  • 人生过半,关好心里的“门”[893]

  •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789]

  • 人生最好的状态:事不强求,人不强留![770]

  • 遇到不喜欢的人,该如何与之相处?[1214]

  • 王阳明:一个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是智慧不够![1211]

  • 倒掉心里的垃圾[1223]

  • 佛教反对感情生活吗?圣严法师谈亲情、爱情和友情[2207]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1653]

  • 什么让世界如此动荡[1490]

  • 世上最可怕的两个字[1367]

  •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1970]

  • 什么是出离心,请不要误解[1770]

  • 这是消除怨恨的最佳方法[2158]

  •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缪也![207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