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从容看人间,宁静做自我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570   时间:2021-11-21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1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匆匆,俯仰从容。

      清代魏源在《默觚》中说:“钟磬之器愈厚者,则声愈从容;薄者反是。”钟磬其壁浑厚,无论敲的人用力如何,皆能保持住其本真的音色,发出雄浑悠远、从容典雅的声音。

      器铭的原理注释着我们的人生哲学。只有保持内心的丰盈厚如钟磬,我们才能获得从容;面对纷纭复杂、咄咄逼人的世事,才能保持得住最真实的自我。

      从容,是追求天性的为人境界

      不浮躁,不张狂,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放弃,相反,却映射出更多理性的光辉:勤勉当中,张弛有度,坚韧不拔,凡事更看重过程,更看重心灵的感受,至于结局如何、名利是否在握并不重要。

      天顺其然,地顺其性,人随其变。凡事顺其自然,就象春华之后,瓜熟蒂落,就象功到之后,水到渠成,就象三十而立,名就功成。切不可造次强求,何况这世间太多的事与物,非强求所能成功,譬如少年理想;非强求所能拥有,又譬如青涩爱情。

      世间诸事,皆天成之。既然天成,纵然败之,何愧之有?如果成之,又何必侥幸?

      从容,是得失泰然的处事态度

      失也好,得也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混沌,得失之间,原本无道。何必为一失一得而耿耿于怀,彻夜难眠?患得患失,徒然耗精劳神,百害而无一益。以从容的心看生活,天地自宽,以感恩的心待世界,左右逢源。

      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为一职称,同事之间,名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一荣誉,朋友之间,勾心斗角,反唇相讥;为一蝇头微利,兄弟刀枪相争,亲人相斗。还有沽名钓誉,还有邀功请赏,还有诽谤诬陷,打击报复,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当你两眼一闭,一抔黄土覆身,所有一切烟消云散,你还争的什么劲?

      欲望是罪恶之源。从容,来自于看透名利之外的一种简单欲望。因为欲望简单,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常常包围着我们,我们的心里常常盈满喜悦。“喜悦”两字,当是幸福的本源。它来自于我们心灵的成熟与饱满。

      从容,是精致实在的生活细节

      无论站坐行走,永远都要舒眉挺胸,面带微笑。赴鸿门盛宴,即使我们地位卑微,依然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或处粗糙饭局之间,或单人独饮,或与朋友小酌一精致晚餐,我们都当轻斟慢饮,不饕餮暴食,我们要学会咀嚼美味,学会品尝佳肴,学会享受生活。

      在远古,五谷仅仅用于果腹,在今天,粮食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包括飞禽走兽,包括生猛海鲜,包括山珍海味,它们存在的意义,仅仅在于为人类提供丰富而全面的营养,从而使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无疑,从容咀嚼,是摄取营养,享受生活的美妙处方。

      人生漫漫,何必每天都风尘仆仆,行色匆匆。遇到好看的风景,不妨驻足欣赏,一旦错过,也许我们错过的不只是一个春天,而是我们整整一生。

      于你,于我,于事,于物,我们不妨从容点。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最耗费生命能量的,竟是你的起心动念![252]

  • 急什么,慢慢来[381]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28]

  • 做人三宝:和气的脸,克制的嘴,善良的心[375]

  • 修“静”的九种境界[350]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69]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529]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612]

  • 静观松色,愿我们也能坚韧又从容[737]

  •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665]

  • 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705]

  •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这4种表现[805]

  • 人间,那些不值得[801]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753]

  • 一篇文章读懂业力![1036]

  • 渡人,渡心,渡自己[1052]

  • 这人间清苦,尽在一壶茶中[1018]

  • 老来历经千万事,活出自己才是真![940]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一半在藏,一半在露[928]

  • 生活,绚烂之极趋于平淡[119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