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4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32]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28]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90]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103]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18]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2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81]

  • 学会哄自己开心[16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85]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21   时间:2022-1-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该从中汲取智慧。

        人的一生,如果得不到智慧,那不过是和动物一样,被时间驱赶着走向死亡。而智慧的人却能做时间的主人,静品时光,拥有一生。

        智慧之人,厚德载物

        《周易》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之人首先是心存善念,心存仁爱之心。有智慧的人总会把厚德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

        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虽然机关算尽、投机倒把,最终也不能有善果。反而聪明的厚道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往往是不求而得。

        厚德是最好的智慧,也是我们最好的人品。厚德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善行,我们经常说,“日行一善”,“日新其德”,这就是说,厚德的境界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

        智慧之人,懂得进退

        智慧之人,懂得进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智者首先要懂得不断进取。只有进取的人才能做成一番事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畏畏缩缩,甚至懒惰,那就只能虚耗时光。

        智慧之人,懂得退守。《周易》上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进取、前进,不知道退守,很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也就不能算真正的有智慧。

        真正的智者,总是会把握进退的时机,该进的时候奋力前进,该退的时候立马收手。

        智慧之人,低调处世

        老子说,君子盛德而容貌若愚。君子拥有大德、大智慧,却在外表上显得愚笨。这就是告诉我们,处世要低调。低调的人拥有深广的智慧,他的修养告诉他不能也没有必要去炫耀自己。

        和光同尘、低调处世,才是智者的本真状态。低调不会掩盖人的才华,反而会让他“光而不耀”,让他的智慧更加成熟。

        “满罐水摇不响,半罐水响叮当”,这句朴实的话语表达出了一个朴实的道理,那就是有办法有真本事的人,往往是最沉得住气不事张扬的。

        一个人如果为人处世如果太过高调,怨恨、嫉妒必然随之而来。

        智慧之人,见微知著

        智慧的人,都有远见,也都能看清事情的走向。而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见微知著。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可见,见微知著是智者必备的品质。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见微知著,就能提前看到时机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能在灾祸没有发生之前,就看到苗头,防微杜渐,将灾祸消泯于无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做人,不能太飘[126]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202]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309]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357]

  •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255]

  • 明白这3个道理,糟心事会越来越少[285]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978]

  • 如何增长智慧?如何预防魔事?如何降伏烦恼?快读《宝积经》![362]

  • 说话的智慧:觉者说法的次第[389]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357]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411]

  • 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441]

  • 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434]

  • “观世音”以耳根圆通著称,为什么不叫“听世音”?[699]

  • 人最大的智慧,是要有自知之明[636]

  • 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576]

  • ​事事“三思”[629]

  • 楼宇烈:很多文化人信了佛教,反倒没文化了……[774]

  • 智慧的念佛法[639]

  •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107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