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7]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6]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2]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20]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4]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5]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7]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余生很贵,请远离“心穷”的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08   时间:2022-1-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人不患物贫,而患心穷。

        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思想和心灵上的贫瘠。

        爱占小便宜的人

        曾国藩说:“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那些你以为占到的便宜,未来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偿还。当侥幸变成常态,做人的底线便毁了。

        任何一段关系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总是消耗别人心意的人,朋友只会越来越少。

        真心虽免费,但绝不廉价,人情也免费,但代价同样很昂贵。

        所以,永远不要做心穷的人,不要让你的人心毁于求小利而失情谊,不要让你的圈子,起于信任,最终却断于利益。

        有受害者思维的人

        受害者思维是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习惯最可怕的一点是,它会在任何时间、地点、事情、人的面前,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直至把整个世界都投射成“加害者”。

        一般来说,受害者思维的人,有这3个明显的特征:

        责怪。遇到事情,总会把原因都归结到对方身上,而自己,只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总之,错的永远是别人或别的事情,反正一定不是自己。

        合理化。如果受害者不是在怪东怪西,你常常会听见他们在找借口,或者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合理化了别人的成功之后,自己的失败也就变得合理了。

        抱怨。很多爱抱怨的人,日子也不太好过。有很多烂事会反复发生在他们身上,周而复始。而他们所做的,只是继续抱怨,怨天怨地怨父母,凡是阻碍自己的都要抱怨和吐槽。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受害者、弱者。

        心穷的人总会把自己想成受害者,会给自己所有的失败都找到外界理由,这样他不仅能得到别人的注意,还不必为人生的失败担责。

        在一定程度上,人的信念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走出受害者思维,关键在于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来。

        格局小的人

        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能把一个人的格局暴露得一清二楚。

        格局越小的人,内心往往越“穷”。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过:“心穷的人,到底缺什么?”

        在下面的评论区中,有一个评论说道:“心胸缺开阔,眼光缺长远,骨子里缺志气,生活里缺情趣。”

        心越穷的人,有时候会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做出不理性的事情,毁掉别人的人生。

        心胸宽阔了,路才会越走越宽;格局大了,人生才会越过越顺。

        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有些人,就算你没得罪他,他也会嫉妒你,诋毁你,甚至想毁灭你。”

        因为你过得比我好,所以你有罪;因为我不如你优秀,所以我要毁灭你。

        如同被困在一个桶里的螃蟹,但凡有一只想爬上去,下面的无数只,都会拼命把它拉下来。

        这是一种恶,叫见不得别人好,同样也是心穷的表现。

        心穷的人,心里的幸福感永远不足,永远都不会付出真心,他们心里想的永远只有自己和眼前的小利。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优秀,而是承认别人优秀的人,所以,不要做心穷的人,也远离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成就他人,亦是成就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71]

  • 你以为占便宜,其实是灾祸[212]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38]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384]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46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6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36]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452]

  •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476]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598]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588]

  • 这5件事大可不必抱怨,越早知道越好![502]

  • 与别人交谈时,少说这三件事,福气会越来越多[634]

  • 比阳性更可怕的,是你的“疫情心态”[649]

  • “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588]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641]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10]

  •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单[803]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725]

  • 成佛,是约束自己。成魔,是抱怨别人[7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