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0]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2]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用这种方式沟通 会让别人更喜欢你
     
    [ 作者: 圣严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205   时间:2022-1-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爱语,不只局限于语言。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内心想要对人表示的关怀、体贴和勉励,透过语言、表情,或手势等肢体行为表现出来,像是点头、微笑,这些动作,都可以算是“爱语”。

        爱语,不只局限于语言。我们的脸部表情、眼神都会讲话,连身体动作也会讲话,所以称之为“肢体语言”。只要你心里很慈悲、柔软,对人非常关心,你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动作、表情,哪怕只是一句话而已,都会让人感到非常温暖,这就是爱语的力量。

        爱语的“爱”,不要只把它当成是男女感情的爱。爱有很多等级和层次,最低的层次是自私的爱,那是充满了占有与贪婪的爱,例如我爱吃、我爱看,我爱听、我……,但这些真的是爱吗?这些爱都是在追随自己的贪欲或本能,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是爱语的爱。

        真正的爱,是放下自己,一心一意为对方设想,真诚赞美、体谅对方。因此,爱语是佛教的“四摄法”之一,“四摄法”也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先表达对人的关心、勉励、宽容和谅解,以真诚的善意和对方往来沟通,之后才用佛法来和他们交换意见。

        譬如,当你在和小孩子玩的时候,就要玩得像小孩子一样,让小孩子玩得很高兴,而不要端出大人的架子。以我来说,每次遇到小孩子,我都能和他们玩在一起,不会觉得他们很讨厌烦人,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我,觉得我好象就是他们的一分子一样。

        同样的,如果是和老人家相处,即使你年纪不大,也要放缓步伐,就好象你也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家一样,一步步慢慢陪着他走,这样他就会觉得很温馨。

        要做到这样,必须是为他人设想,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放下,不会一直想着自己应该是个怎么样的人,坚持非得照自己的方式不可;而是能处处为对方着想,了解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情况如何,这样才是爱语的表现。

        表达佛法不一定非要用佛教名相不可,那些深奥难懂的名词,有时候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佛法很有距离,甚至害怕。所以我们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话来沟通,而且在态度上,必须是关怀的、慈悲的;如果你老是对别人说:“你要这样这样……,那样那样……”,那是在教训人,不是爱语。

        爱语应该是循循善诱,让别人觉得你跟他很亲近,而且觉得你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他也应该做的、也应该听的,而愿意主动向你学习。由于你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佛法的标准,所以你的爱语也合乎四摄法里的“摄”,自然能让别人认同你,也会跟随你一起,照着佛法所说的来做,这才是真正的“爱语”。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95]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88]

  • 让一个人死心,这3句话就够了![344]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代表你的能量频率在哪里共振[544]

  •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487]

  • 戒掉这四种语气,家庭才会和睦![615]

  • 公案:我不会佛法[752]

  • 好的关系里,都有一个会说话的人[637]

  • 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冷却剂”[792]

  • 什么是沟通?[1028]

  • 三七定律,原来是最舒服的关系[875]

  • 别让无意的话,毁了你的善意[855]

  • 遇到不喜欢的人,该如何与之相处?[1241]

  • 打开格局,首先要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1407]

  • 你对待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你生活的层次[1319]

  • 真实地表达自己,是最不费力的沟通方式[1250]

  • 佛教反对感情生活吗?圣严法师谈亲情、爱情和友情[2224]

  • 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忽视这四条底线[1666]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1660]

  • 人生三把钥匙:接受 改变 离开[164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