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1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35]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2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14]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53]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82]

  • 人性四大弱点[166]

  • 情绪稳定的背后[161]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140]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90]

  • 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的生命智[15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和[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从释迦牟尼看“佛”字的内涵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821   时间:2022-3-1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3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现代不少人一听到“佛”这个字,或者一听到某人是信佛的,就马上与“迷信”二字联系在一起,认为“佛”是虚幻的,不过是人们想像的产物。其实,是因为这些人不了解“佛”的真意。

        还是先讲一个故事。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个叫悉达多的王子。据经典记载,当他降生的时候,宇宙为光辉所笼罩,盲人因为渴想看到他未来的光荣而恢复了视觉,聋哑者在狂喜中谈论着将来的事,驼子的背直了,跛子健步如飞,囚犯获得了自由,地狱的火焰熄灭了,连野兽也噤若寒蝉,不敢作恶;因为全世界沐浴在一种和平的气氛里。只有魔王波旬,不曾鼓舞欢庆。

        但是成人后的王子却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出家修行,并证悟了其所在层次的佛法。悉达多开悟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遂广传佛法,世人尊其为“Buddha(佛陀)”,并称其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

        释迦牟尼晚年时,其佛法震撼了整个印度,连帝王们也要向其躬身稽首。许多人跑去问他:“您究竟是谁啊?”“您是神吗?”

        “不是”,释迦牟尼回答道。

        “一个天使?”“不是。”

        “一位圣人?”“不是。”

        “那么您是什么呢?”
     
        “我是觉者。”释迦牟尼如此答道。

        为什么释迦牟尼要这样说呢?梵语中,Buddha是由字根budh和ta构成的,dh遇到t后变成了ddh。字根budh有“醒”和“知”的意思,Buddha的意思就是“已经觉悟了的人”,“犹如觉醒的人”。

        佛教传入中国时,对于Buddha有不同的翻译,如“佛陀”、“浮屠”、“浮陀”,中国人传来传去,就省略了“陀”字,称为“佛”了。因此,“佛”的真意就是觉者,通过修炼觉悟了的人。这又怎么能说是迷信呢?

        释迦牟尼传法时,也曾有弟子问他“何为佛”,释迦牟尼的回答是:“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印度早期佛经中的“佛”,主要指释迦牟尼。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佛”一词广泛用来尊称所有修行圆满的觉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禅的本质与内涵[1109]

  • 观音心咒的内涵及殊胜功德[2866]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1862]

  •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3190]

  • 佛字的内涵,你懂得吗?[1897]

  • 佛法是师道,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1978]

  • 汉传佛教“祖庭”的渊源、内涵及文化意义[2434]

  • 佛教到底是什么?是哲学?是科学?是迷信?还是……[4265]

  • 教师节:以佛为师,致敬我们伟大的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3794]

  • 什么是佛?信佛,究竟信什么?[2970]

  • 讲经并非让人“高不可攀” !看那些高僧大德如何另类弘法[3697]

  • 释迦牟尼佛传:迦毗罗卫城的悲运[3736]

  • 人人都知道《心经》,但你真的读懂了么?[3314]

  • 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师:释迦牟尼佛![2845]

  • 构建健康宗教关系的内涵与路径[2197]

  •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与意义[4016]

  • 因果的内涵[4012]

  • “慈风普扇”的文化内涵 [传喜法师][3868]

  • 藏族人名的佛教文化内涵[3275]

  • 禅究竟是什么[356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